新科技對企業永續發展之挑戰與機會—以仁寶集團為例
企管碩專一 陳俊吉
今天很高興在脫離通訊電子、電腦產業已經有三年多了我,又碰到一位來自我以前競爭對手“仁寶電腦”,在我心中充滿了一陣陣的回憶,這個讓我不經意想起2011年秋季我與“和碩聯合”第十三事業部團隊同事一起去聯想搶單時遇到仁寶陳瑞聰(那時見到陳總覺得他目光銳利、精神奕奕、令人心生畏懼),當時我們準備很久資料,最終也接到聯想的平板電腦訂單,當我們以為這次的爭奪戰我們和碩贏了仁寶電腦,但是沒多久仁寶與聯想就成立“聯寶”,聯寶就順理成章拿下所有聯想集團所有電腦代工訂單(那時聯想已經在全球坐二望一的局面),那時的我對於陳總的智慧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想起往事,一幕幕的畫面一直出現在我心頭。
在心得感想前我必須說我認知的科技業就是
“科技十年一大變革”,現在看到的、獲取到的一切知識並不代表未來一切;今天我從仁寶處長“洪國基”聽到的演講大體上我是非常贊同的,但是我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藉由這個心得報告待會我一一陳述我的想法。
在心得正式發想前我先就近十年來,以大陸為例,我的認知為什麼大陸在物聯網、大數據、移動支付、數字貨幣等發展的比其他國家來的快及好?甚至在AI領域大陸的5年發展差點趕上美國15年的發展(雖然最近因為中美貿易導致AI技術停滯)。終其原因我認為在物聯網、AI、大數據等科技最終均是要給消費者使用,所以必須萬物互聯,另外一層意義就是要將個人所有信息全部放到雲端去計算。若要把個人所有信息全部彙整到雲端,在自由民主國家的個資保護法(講求人權)中就容易觸法,容易引發個人資訊外洩的疑慮;這也涉及到法令的問題,這也是導致為何民主國家在物聯網上發展速度較慢,究其原因在於各國法令制定立法原則之“正面表列“或者”負面表列“,我國對於任何法令採取沒公佈就沒法執行,這個讓NCC及金管會權力相當大,當然這兩個單位一面保護了人民,一面有限制各種發展的可能性。
物聯網發展也跟場域測試有關係,各國發展物聯網跟國家法令息息相關,例如大數據、AI、物聯網、數字貨幣、5G、移動支付等,因為國家法令的規定就有不同的結果;另外測試的人口基數也是個問題,上述的研究台灣除了法令問題,另外最大問題就是人口基數不夠大,這個影響投資者的意願。
我在今天演講中聽到“第一順位訂規格、第二順位做品牌、第三順位做代工(這個說對也是不對,這個說法是針對硬件的思考邏輯,在於軟件、系統等不適用,因為這個領域暫時沒有標準化及代工此事),我在這個見解下的科技產業我認為科技領域(1)系統語言架構(2)系統平台(3)硬件(4)軟件等大類發展;每個領域都有其細分領域,都有發展的空間。另外每一家廠商的體質決定了那些產品可以成功,那些產品註定失敗(老闆的思維方式、企業文化公司、定位、人員素質(員工的認知等)、公司體制流程、財務規劃模式等)
電子五哥(六哥)其中仁寶電腦在台灣及國際發展非常成功,我認為主要是上個世紀時代因素(日本被美制裁、戰爭、國際定位等的幸運優勢等),在過去三、四十年來幸運以低價代工,搶得先先機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定,這個成就注定整個台灣電子市場及仁寶集團的成功。
過去的成功,不代表未來一定成功,以今天仁寶集團想發展9大事業產品做了簡單的分析及建議(首先我認為仁寶集團整體最主要的強項在於(1)專業代工不做品牌,所以他的品牌是代工品牌(2)硬件設計:散熱設計(3)語言系統:X86軟件電腦底層設計人才(4)供應鏈完整(5)資金雄厚):
1.5G終端應用產品、5G小基站、5G O-RAM專網及引用解決方案:這個屬於硬件發展我認為在技術仁寶的強項,人才素質高對於射頻理論非常強,但是我建議仁寶仍須面臨幾個問題去解決(1)5G架構下系統需要設計以ARM架構做為設計基礎,台灣這類人才並沒有大陸多(2)目前5G專利以華為為主(華為5G世界專利佔有60%以上),這個未來在IP的處理上需要思考。(3)台灣因為大陸低成本供應鏈,在5G通訊方面很早就放棄,所以成員缺乏整合實戰經驗,對於這類型開發時間會比大陸長且成本高,如何降低成本是我們台灣研發的課題。(不過中美貿易大戰,未來市場是否也分成二邊,若是對台灣有利)
2.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我個人比較不看好台灣在此類的發展,因為物聯網涉及層面太廣,主要包括金流、大數據、連線方式、軟件應用、平台設計、雲端設計等問包括法令(金管會、NCC均是卡關的重點);在物聯網硬件雖然重要但是沒有上述幾個重要;另外全世界物聯網公司基本山都是以品牌模式,並且全方位介入,若要以硬件單純介入物聯網,未來在市場容易被淘汰,因為目前物聯網設備就如同三十幾年前電腦百花爭鳴、規格百樣訂單不大但是花樣多,對於已經成長到一定的規模的仁寶,有其工廠段難以接受這樣生產模式。我個人在14年-17年在大陸期間曾為小米、百度、阿里巴巴集團等智能家居模塊生產製造模塊,每個月交貨40萬pcs(我已經是市場最大智能家居物聯網模塊的代工廠,其他應用模塊還有其他市場做,另外我也幫京東做了一塊來點購產品數量也是低到可憐),這樣的模式對於仁寶工廠是沒法接受。洪老師提到模塊的生意會量達到非常高,我非常贊同,由於我經歷過也身處其中好幾年,所以我非常清楚這是確定的,目前模塊的主流是WIFI及BT+傳感器,成本太高,目前無法達到萬物互聯標準化的需要(在消費性電子,消費者對於價格是非常在意的,在成為標準化前成本是第一大考慮)
另外業界制定Zigbee及lora低功耗聯網技術未來可能是主流,這個技術已經被中國國家電網、電信運營商規定到未來技術發展底層領域,因為這個屬於低功耗的技術,另外也是通訊互傳技術可以減輕電信運營商設備連線壓力,目前Wi-Fi及BT的功耗太大(不過目前Zigbee及Lora這個IC成本太高,所以目前沒廠家願意設計,這個技術未來會不會跟Wimax一樣胎死腹中也是有可能,二大主流Wi-Fi及BT未來會不會在下個世代在功耗會降低也是有可能)。物聯網終端產品要不斷充電也是個問題,在大陸的模塊生意已經很成熟,由於每家模塊公司基本上是以每月100萬pcs在出貨,未來仁寶模塊是否能得到廠商支持獲得更低的價格是個關鍵。另外物聯網需要涉及的金流、雲端、平台、大數據等技術交互測試及連結,若沒有在這個領域下功夫,要品牌商單純接受硬件設計,品牌商一定一堆問題沒法解決,未來的物聯網的成品已經開始如同智能手機、電動汽車一樣,其重點在於應用。
3.智慧穿戴裝置
坦白說只是因爲得到蘋果手錶訂單並不代表跟穿戴裝置有關係,這個部門比較像生產部門,因為蘋果手錶設計全部在蘋果團的設計,研發工程師只能當技轉工程師。同樣物聯網手錶設計也涉及金流、平台、雲端、大數據,包括個人個資掌管等問題,由於公司體制及國家制度問題,已經限制了發展,最重要的是人口基數,沒有可以提供測試的場域。我對穿戴式變革想法為:如何將手機、翻譯機(尤其是這個)、遙控器(汽車、家用)等融合在穿戴設備上,我個人認為才是重要發展。所以結論:除非這個設計團隊擺到可以發展的地方,否則只有單純硬件能力沒法支撐這個產業。但是若還是很認命只做純代工(無設計)未來還是有一定發展,但是利潤會越來越低,比的全是關燈工廠的效率及成本。
4.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
這個跟上述一樣(這一般會跟穿戴式設備一起搞),郭台銘智慧醫療團隊在中國投入100億人民幣,曇花一現,現在不搞了,智慧醫療的確涉及太多層面,尤其醫療體系就是個障礙門檻。我認為醫療部分最難,這個涉及醫保制度、醫院派系(台灣有台大派、陽明派、台北醫大、長庚派…)、地方醫療、中央醫療、中央健保等問題,技術還沒搞之前先遇到人事問題、法令問題、生死問題、保險問題等等,這一部分我認為智慧醫療可以開發,但是獲利可能沒法這麼快,這需要有利的某個政治及醫療事故才是有可能是時機到了
5.車用電子(AE)
我認為汽車電子就是一個移動式大電腦,另外車用的電子部分涉及很廣,我依據仁寶過往經驗對於車用多媒體主機應該不是難事,只要能夠通過認證單位、車廠單位的認證,其他靠關係就可以,一般歐美車廠認證週期5-10年,中國車廠3-5年,目前電動汽車跟以往燃油車不一樣,這個的確是仁寶優勢,我認為未來這個領域是仁寶發展最大的優勢。
6.伺服器(Server)
本來全球伺服器代工的訂單全部落在台灣及大陸手上,高端的都在台灣如緯創、佳世達等,低端全在大陸工廠如浪潮等,因為中美貿易因素,我認為親美的國家就容易轉向,這個領域的確是發展的事業。
7.低軌衛星
如同伺服器一樣的道理,我認為有機會。不過我看到低軌衛心在大陸5年前早就在大專院校佈局,台灣這一步比較晚,但是我們台灣人員素質倒是可以期待的。
8.康舒綠電
康舒不用說,這個就是康舒的本業及能力,這一塊沒有問題的。
9.AI:這一塊我的確不看好仁寶,公司體制及研發人員的偏向,及研究環境根本沒法配合。
總結:
1.由於人口老化、少子化等這個國安政治問題是影響未來世界發展,下一代年輕人(2000年以後)會變得怎麼樣大家都不清楚,一定跟現在非常不一樣,未來年輕人要面對問題跟我們這一代截然不同,洪老師只是將他的過往的經驗及想法給我們作為借鏡,讓年輕人思考一下世界局勢發展,未來是如何的發展,全球化是絕對的,這還是一堂不錯的課程。
2.我常跟人說現在的優勢不代表未來你的優勢,但是就如同照相機柯達瞬間不見,原本照相機照相,現在全改成手機照相,未來的穿戴式設備會不會取代手機、電腦、翻譯機(有其同步翻譯,可以語言同步化)、遙控器、汽車鎖匙、付款工具、電視等(就如同我2003年想著手機未來取代部分電腦、電視、照相機、儲存等工具一樣)。電腦全球換機潮總量(PC、NB、tablet)在我二十年前就是4億的總出貨數到目前還是這個數字(基本上都是台廠出貨),手機由我03年剛投入時物攝像頭年代全年5億,發展10年後超過12個億,中間經過12-14年功能機智能機的切換年代,看到非常多起來油落下的企業;企業老闆或者領導階級一個錯誤的決策可能導致一夕間的庫存或者倒閉或者銷售出去(如Nokia、HP、MOTO…),未來仁寶怎麼樣的需要靠著現有人的智慧。這也難怪台灣企業界老闆已經不是年輕的時候的衝勁,偏向保守,畢竟錯誤的決策可能集團覆滅,所以做的決策比較久。
3.老人常說現在的你是二年前你做了決定並行動後的結果,若對自己不滿意,就要思考過去2-3年你為什麼做這個決定。大宗物資及期貨常說現在的交易是現貨市場,現在的價格是別人定出來的,所以定義了一年一年市場交易叫做現貨市場,1-5年的叫做中期交易市場,5年以上叫做遠期交易,世界最有名的羅斯財爾德家族就是專做5年以上的遠期市場,人常說你想要賺多少錢就需要看到多遠世界,因為你看得到的世界你就能預測所有人事物的走向,走了二十年感覺這些大師說的是對的,但是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法看的這麼遠,需要多多學習。
企管碩專一 何淑真
在此次演講到結尾時,老師有提到新南向、自働化、智慧化轉型。從這個這三個角度裡面,提供一個參考,當一個經理人我們怎麼來思考,怎麼來做方向的調整,怎麼來因應整個潮流的衝擊,整個時事的變化。新帝國的崛起是什麼,就是科技的專利,現在看來,過去是靠著自然資源,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已經改成經濟實力競爭,同時市場規模超越的經濟形成了一種市場版圖。這麼一來,經濟變成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科技的創新發展以它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拓展這個經濟的利益版圖,就變成一個國家它整個發展的一個最大排名。它能夠往前排擠的一個動能,現在一個國家要崛起,然後保持一個它在全球一個重要的領導地位,靠武力我想不是一個真正一種方式一種模式,靠的是科技創新,靠的是要用科技不斷的創新,然後又有強大製造力,能夠打造出標準去掌握專利,接下來能夠控制著全球一個龐大的一個市場的一個份額市場的佔有率。
所以在這文明事件裡面,其實打的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就是轉移戰,這場戰爭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裡面每一天都在發生,其實坦白來說,可以說是我們承受著全球各方面這種專利帝國的剝削,我們用美國來做一個例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能夠成為全球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潮流的一個引導者,能一直保持到現在,透過對一個創新體系的重塑及再造,成功的讓原來的製造力成為核心,高效益大規模生產的一個經濟,把它轉化成一個以創新科技作為核心經濟。換句話說,美國能夠這麼樣的發達,能夠成為一個世界最發達的一個經濟體,作為國際的競爭的模式,其實就是站在一個基於創新,不斷的創新。在我們來看,很多的諾貝爾獎的得主,像個人電腦、像Internet,都是來自於美國的這個發明,這個濃厚而富有特色的科技創新文化,時間激勵創新,源源不斷的科技智慧。
在演講中,洪處長有提到:大陸有這麼一句話,說到一流企業訂規則標準、二流企業是搞品牌、三流企業是搞代工。目前絕大部分台商企業都是在代工,少數企業在做品牌,更不用說是訂定規則。但我覺得由代工邁向品牌的挑戰,倒是很多企業一直想要突破的瓶頸。許多台灣製造業為國際品牌代工,建立了強大的製造實力。但隨著東南亞及中國的製造業逐漸發展,使台灣競爭優勢飽受威脅,再加上代工利潤受國際品牌大廠擠壓,僅能維持微薄的邊際利潤。因此建立自有品牌,似乎成為許多國內廠商不得不的選擇。
然而,代工廠發展自有品牌的舉動,會被品牌大廠視為未來可能競爭的敵手,而喪失彼此的信任。一方面可能不願意繼續提供先進產品或製造技術,另一方面更可能抽單以對。在此情況下,如台灣廠商無法堅持發展品牌的信念,以及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則品牌之路極有可能夭折。另外,在內部管理上,由於品牌發展與代工製造的思惟極為不同,往往會產生格格不入的衝突。代工製造的焦點是如何降低成本,有效率及大規模地生產,因此需要的是有紀律的思維。而品牌的思維則是如何創造顧客的價值,需要了解顧客的需求,不斷地創新,因此需要彈性及發揮創意的空間。初期品牌部門的發展收益有限,甚至要忍受長期的虧損,同時投資人可能也不認同。相對而言,代工部門可能獲益仍豐,企業整體的利潤如被稀釋,可能造成部門之間的衝突衍生。
更進一步,由於代工與品牌皆在同一企業體下,品牌部門的生產亦優先由生產部門來供應,在品質管制方面極有可能礙於同事情誼而未能嚴格把關;或是利潤考量,無法優先配合品牌部門的出貨要求。結果是在品質或是交期上妥協,造成商機的延誤,或是品質的不穩定,而使得品牌的發展面臨內外交攻的困境。
最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新科技產品,並且對企業永續發展是一個非常艱鉅的挑戰,到那個時候,我們可能很多腦力工作將被取代,人類可以提早做準備,應對未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企管碩專一 王慧娟
首先,在中國大陸經營企業的口號上也十分精采:「一流訂規格標準 二流搞品牌 三流搞代工」,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在大陸不論是大城市或省縣地方鄉鎮有許多口號、標語、順口溜…,運用到經營企業的層面上也很貼切。這一流到三流的口號是一個商業模式的觀念,指的是一家企業在經營方面將設計、創新、品牌營銷等核心能力充分發揮,而把生產、代工等基礎工作外包給其他企業或合作夥伴,這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可以讓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
「一流訂規格標準」訂規格標準可以讓企業在設計階段就確立產品的品質、特性、功能、性能等要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應該注重訂立高品質的產品規格標準,這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進而確定生產過程中的相應技術要求,進行檢測和控制。「二流搞品牌」企業要充分發揮品牌營銷的核心能力,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進而擴大市場份額和提高市場競爭力。一個好的品牌不僅是產品質量和服務的體現,還包括消費者對品牌形象和價值的認知和信任。「三流搞代工」企業把生產和製造工作外包給其他企業或合作夥伴,專注於產品設計、技術創新和品牌營銷等核心能力的發揮。代工模式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可以更快地擴大市場份額和進入新的市場。
其中也提及「中國標準2035」這是一個長期戰略性計劃,也是付諸執行的計畫,旨在推進中國產業的創新與升級,增強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競爭力。在中美經濟貿易極度競爭及緊張的時候,該計劃是由中國政府主導,為了確定各個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包含了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等產業的發展規劃,推動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化發展,提高中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標準2035包括以下三個主要目標:建立現代化的標準體系、推進智能化和高質量發展、加強國際標準化合作。中國標準2035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計劃,旨在加強中國在全球技術革命浪潮中的領導能力,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在經濟上的強大正在持續一步一步的穩健邁開腳步,也讓世界看到中國大陸正在提高的國際競爭力。
在講座中,我瞭解到金仁寶一直堅持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不斷推出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金仁寶也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致力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我還瞭解到金仁寶正在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及系統整合人工智慧的運用;如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與邊緣運數、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區塊鍊與數位貨幣、5G 6G行動通訊、數位轉型、虛擬實境 元宇宙等領域,加強自身的技術優勢和領先地位,以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現代生活 AI 智慧無所不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都是依賴的使用者。AI 智慧已經開始廣泛地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AI智慧的影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AI 智慧將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改變。
也提及中美貿易互鬥狀況下及中國大陸法規越來越嚴格,經營環境越來越複雜,台商在大陸經商的成本和風險逐漸增加,加上台灣經濟發展比過去更為穩定與成熟,因此大陸的台商有鮭魚返鄉的趨勢,266家台商總投資金額約1兆727億元回台,這些新契機對台灣而言也是一大福音,不但提高台灣的經濟更帶動地方的就業率。此外,台灣政府也積極鼓勵台商回流,提供各式各樣的優惠政策、補助措施等,如稅務優惠、投資保障、專案融資、設備折舊、股權證券化等等,也讓許多台商認為回到台灣發展有更多優勢與機會,對於台灣經濟發展有著相當的正面影響。
洪國基處長在介紹金仁寶集團的佈局和發展時,提到了幾個關鍵的方面,我認為值得一提。首先是他們的全球化戰略。金仁寶集團不僅在台灣有許多生產基地,也在其他地區設立了許多分公司和工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並在研發和創新方面高度的投入。也分享各國因文化的不同工作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洪國基處長提到,金仁寶集團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研發和創新,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保持產品競爭力。這種持續的投入可以幫助企業保持領先地位,擴大市場份額。最後是他們的社會責任。金仁寶集團意識到作為一家企業,他們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也應該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洪國基處長介紹了他們在環境保護、員工福利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些都體現了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和關懷。在此講座中讓我了解到金仁寶集團是一家具有強大實力和多元化業務的企業集團,他們在全球化戰略、研發和創新、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得非常好這些都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管碩專一 陳姿瑛
在現今的年代,因為中美貿易戰、covid-19疫情、再加上2050年淨零碳排永續等議題,企業無不競競業業,深怕在這股國際潮流之下,轉型、創新不及而被潮流所淹沒。由仁寶集團總管理處洪國基處長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主題為「新科技變局~對企業永續發展之挑戰與機會~以金仁寶集團為例,看新事業與全球佈局」,刷新了我的三觀。面臨這百年大變化,多變的局勢又多重的風險,充滿著挑戰,常言道,危機就是轉機,企業能夠永續經營,端看因應的方式及轉型升級的策略。
從課堂上,洪處長提及新興大國的成功,都是由技術的引進,再來是模仿,才有能力創新,這是世界科技的革命,產業革命的轉折點,讓我了解到要談創新,仍舊得從基礎開始,並非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而來。另外,超車的三種方式,第1種「加速超車」,在原來的產業上,需要匯集人力、集中財力,以超越別人。第2種「彎道超車」,也是在原來的產業,但在領頭羊猶豫減速之際,揀到便宜,把握時機超越。第3種是「換道超車」,則是在另一項賽道上,發現機遇。這項見解,令人耳目一新,淺顯易懂、過目不忘,不僅適用在企業上,也同時適用在自己的生涯規劃上。
提及2018年3月中國工程院起動的中國標準2035,北斗衛星發設成功及5G爭奪戰,原來是為了取得產業技術標準的話語權及科技運用的主導權,我才明白原來訂標準的人,才是第一把交椅,而之所以引發中美貿易戰,也是因為大陸強大的企圖心「中國標準2035,超前歐美日」。這個國家策略,讓我的日常生活都很有感,近幾年虛擬實境應用在遊戲上、監視系統、視訊功能,物聯網、太陽能板等等,大陸製造的便宜又好用,讓生活更便利,品質已經不比二十年前那麼Low了。美國深怕被中國超越,故意要拆解中國供應鏈,使得全球供應鏈不得不重組,由長鏈逐漸變為短鏈,不僅僅只是因為碳排減量的因素。
由高新科技整合圖,清楚明白所謂的系統整合及智慧應用,其中包含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雲端計算、區塊鏈等等,其中的低軌道衛星,也是一絕,從前我都認為衛星是監視氣象動態,原來低軌道衛星,能使行動通訊更為快速,以後下載電影、打遊戲都更為即時,累格延遲機率降低很多,讓工作生活都更加的便利了。
我經歷從3G到4G的時代,跟現在的5G時代,原來科技之間的世代差異真是很大,在生活中根本擺脫不掉,因此,洪處長提到的「5G是新科技也是亂源」頗有道理的,這堂課也讓我了解,在5G標準必要專利,大陸是遠超美國的,原來這就是無硝煙的戰爭,美國也在2022年8月禁止晶片設計業進到中國。也才明白,當我購買手機時,其中費用的明細這麼複雜,大家都愛專利。手機商跟高通買產品,要再另付專利費,數據機費用,難怪專利授權就成為另一場戰爭,而專利授權金也各家不盡相同。另外,幫中國培養技術團隊的以蘋國及特斯拉尤其為最,才受到大陸的另眼相待。
受到中美貿易戰、疫情covid-19影響及乾淨網路計畫,金仁寶及台商的半導體產業也是受到極大的影響,為了離開中國,台商除遷回台灣,也紛紛移往美、墨、巴西、捷克、匈牙利、捷克、荷蘭、日本、越南、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印尼,東南亞各國相較之下,以泰國最穩定、投資環境較為成熟,這一點也頗讓我大開眼界。大家看好的藍海在印度,而非越南,因為印度語言用英文,與越南相比是更好溝通及管理的。還有一句話,令我瞬間明白越南的文化,越南有三慢:傲慢、浪慢及緩慢,太貼切了!台商的策略是像錢看,在全世界佈局,考慮的策略不僅是人口紅利、員工薪資、還有土地價格及政府支持、稅收等等,需要綜合各方面的考慮,才找到投資環境最有利的優勢。
泰金寶的關燈工廠,也令人很有興趣,顧名思意,我也傻的以為是不用開燈,然而並非如此,而是老闆願意投資,將AI智能化、結合大數據、自動化、物聯網、監控等各項整合相互應用,成為工業4.0智慧工廠的典範之一。台灣的人口老化,出生率負成長,我只想著各行各業缺工嚴重,卻沒想到,其中也有商機。金仁寶集團新技術、新契機,用在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並與醫學大學與醫院合作,並且未來前景可期。經由金仁寶集團的個案分享,讓我學習到危機就是轉機,再從危機嗅到商機,是值得深究與學習的。
企管碩專一 黃怡嘉
2023/4/15(六),邀請來自金仁寶集團的洪國基處長,跟我們分享「新科技變局-企業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會」,以企業專業的視角角度來看現階段,全球產業新佈局的機會與發展的可能,「中國標準2035,超前歐美日」,這口號是20年前中國喊的,一開始聽到讓我覺得挺有趣的,但是後來聽處長娓娓道來的分享,為什麼他們會有能力喊這口號,因為有目標才會前進,口號說中國標準2035有三流,一流訂規格標準、二流搞品牌、三流搞代工,中國他們厲害的地方是,不管是什麼產業跟想推動的事項,都可以馬上制定一套標準,並且直接馬上執行推動,實現與超前轉換跑道先機,而這些我覺得是可以好好學習。
再來談到高科技整合9宮格的圖,涵蓋了許多產業,不只現在,到未來都是朝向這方向的系統整合應用,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與邊緣計算→物聯網工業務聯網→區塊鍊數位貨幣→5G/6G行動通訊低軌道衛星→數位轉型→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元宇宙,這些也是現在常常會聽到的智慧應用,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快速的發展與變化,勢必這些趨勢,都是未來我們必經的過程,一定會遇到的,但如何運用掌握且搶先商機,走在前段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跟去學習,未來AI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嗎?其實是不會,因為會被取代的是不會運用的人,這些新科技的進步是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加精采,使我們生活更加便利。
5G科技的運用,洪處長引用「倚天屠龍記」中的話,來帶出未來的「得5G,得天下!」,2026年5G應用領域,佔比多到少排序為,工業製造32%→能源設備18%→醫療應用15%→智慧車用13%→公共運用12%→消費性電子10%,都是目前炙手可熱的產業。
數位轉型需經歷的三階段,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轉型是大家都需要去做的,唯有轉型創新,才能使產業繼續前進跟進步,且有更多元化發展。我最感興趣的是,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元宇宙這個議題,上課之前我就有研究,因為我本身滿喜歡一些新型話題,其中「元宇宙」是近年最熱門的詞彙,目前還是很新的概念,尚未發展成熟,是以一種視覺圖像/虛擬空間,在這個空間上,可以製作自己的化身,做很多事,就像存在真實空間一樣,這項科技據說到純熟,還需要10多年的時間,是我現在非常期待的未來趨勢。
全球供應鏈重構,現在走向的趨勢由長鍊變短鍊,因為科技的進步,使產業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許多的台商都遷移回台,而資訊大廠的全球分佈,也從內陸漸漸地轉向東南亞,慢慢的新南向,處長分享到,越南、印度這兩個國家,雖然薪資水平不高是屬於勞動力的國家,但有著眾多年輕化的人口,是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國家。聽完處長專業中帶著分享的演講,可以知道一個成功的企業想要在任何領域中拔得頭籌,除了要有著明確的策略方向,再來還要有獨特投資眼光及遠見,才能更上一層樓,贏在起跑點,這些成功經驗分享,從中知道很多未來新的資訊,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企管碩專一 蘇鍾軍
「豫則立,不豫則廢」做好先期的規劃與準備,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增;反之,失敗的機會就會變大。金仁寶電子是臺灣知名的電子產品製造公司,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智慧手機等等。該公司成立於1989年,目前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金仁寶電子全球佈局相當廣泛,目前在世界各地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包括中國、越南、印尼、印度等地。此外,該公司也在全球多個地區擁有銷售網路和售後服務中心,以提供更加便捷和周到的服務。金仁寶電子一直致力於提高品質和產品創新,力求在全球市場上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科技創新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即以科技創新經濟為首,造就現在科技領先優勢,控制全球龐大市場佔有率,文明市場只是打一個看不見的無硝煙戰爭-專利戰,這場戰爭每天在生活中發生,承受全球專利帝國剝削,經理人要怎麼樣思考,作方向調整,因應整個潮流衝擊,整個時事變化,科技創新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美國作一個領導者,保持迄今,透過創新體系重塑再造然後成功轉換製造力為核心,高效率大規模生產經濟轉化成以創新科技作為核心經濟,基於創新,許多諾貝爾得主,個人電腦-英持爾都來自美國的發明,技術標準銷售到全球,大大提升美國地位。
台商在大陸經貿發展:1978年11月四人幫下台,鄧小平上台,大陸採行改革開放政策。但是,由於當兩岸的政治關係仍然是相當敏感,因此兩岸之間只開始了雙邊貿易,而仍然沒有台商進入大陸投資設廠。1987年11年,台灣取消戒嚴法,蔣經國總統因為人道精神,允許人民赴大陸探親,兩岸關係正式解凍,台商利用此一機會進入大陸投資,開啟了兩岸經貿關係新的一頁,於是1980年底大量的台商開始湧入大陸投資設廠。赴大陸投資的台商從中小企業慢慢轉成中大型企業,從勞力密集產業轉成技術密集型產業,有很多高科技產業利用大陸廉價勞工與土地,進入大陸以後就迅速擴大他們的生產規模,而成為全球知名的企業,如富士康、華碩、與仁寶等等。另外,還有相當數目的大陸台資企業在大陸、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的股市上市,這些都是台資企業在大陸成功的例子。
新科技大國掘起:中國工程院低調啟動大戰略,主導全權商品製造,搶生產製造話語權,放諸四海的新技術,透過一帶一路輸送到沿線國家,包含北斗衛星與5G應用科技技術,新興科技大國掘起有三個模式(大陸說法):(1)匯聚人力,集中財力,重押寶,加速超車,全國就發展一種科技技術。(2)彎道超車,不是必然,當別人減速失誤時,才可超車,尤以大陸常引用彎道超車。(3)換道超車:強調另外一個賽道,去發現機遇,從新的領域搶到新機,當有一個新的產品時才可投入,避免投資失敗率。科技創新是大國創新掘起保證,科技革命轉折點,成為吸金大國,中國標準2035年超前區美日的企圖心,中國掘起,在2025、2035年大戰略打造科技新霸權,就是換道超車,製造大國變成製造強國。
金仁寶集團蛻變:中國供應鏈崩塌,金仁寶集團以新契機新技術,換道超越良機,AI的IC設計,虚擬實境、5G關鍵零組件,推進物聯網、資訊科技設備互聯與太陽能領域的國家標準,掌握5G移動通位標準,掌握經濟邁向工業4.0。 未來10年是元宇宙發展的黃金時期,可穿戴裝置未來普及運用,AR/VR已應用至維修及物業生活中不可獲缺,泰金寶(泰國廠)已用AR/VR在維俢方面,5G攸關龐大經濟,2020年得5G得天下,根據美國高通委託調查的報告,預估到2035年,5G將創造12.3兆美元的經濟產出,5G價值鏈也為全球創造2200萬就業機會。造成科技大國大公司傾全力創新爭取主導地位。5G號稱新藍海事業,仁寶也爭取到相關零組件代工。
金仁寶集團生產體系智能再造,邁向工業4.0包含滬華五金自動化逆轉勝、Big Data大數據加持,博智大翻身、數位化轉型、工廠「智慟化」、泰金寶-關燈工廠(無人工廠生產印表機、硬碟)→邁向工業4.0。金仁寶集團新技術新契機:(1)5G終端應用品、5G小基站、5GQ-RAM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2)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3)智慧穿戴裝置、(4)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5)車用電子(AE)、(6)伺服器、(7)低軌衛星、(8)康舒綠電。
美中科技大戰:5G標準必要專利2022全球統計,中國大陸以華為、大唐及OPPO合計佔比約31.7%,已遠遠超越美國,故造成美中科技大戰主因之一。5G也是亂源,大家都在爭先恐後搶奪商機,一流訂規格、二流搞品牌、三流搞代工,造就今日中美科技大戰。2026年5G運用領域產值佔比:工業製造37%、能源與設備18%、醫療運用15%、智慧車用13%、公共運輸12%、消費性電子10%。科技戰已從打5G轉為晶片戰,造成台商思考如何佈局,台商倦鳥歸巢,紛紛回台設廠。
結語:中國供應鏈崩塌台商南向大遷徙之原因:中國不再是低成本國家,台商返鄉或南向東南亞(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2022年266家台商投資金額約1兆727億元,搬回伺服器、網通設備、筆記型電腦、汽車零組件、車用電子等產業回台灣設廠,尤以桃園最多-斷鏈效應。台商應謹慎思考未來投資設廠佈局需規避風險,例如:越南供應鏈不齊全,不懂英語、華語、故產品製造瑕疪品多、菲律賓兩週發一次薪水,花完才回工作崗位,而美國投資印度未來10年成為半導體代工製造國,顯見美國看到新大陸(1979年開放改革的中國大陸),土地大、工資低,台商可以列為設廠投資區域,且能傚法金仁寶集團的「關燈工廠、智慟化生產」,佈局設廠成功,商機無限,從新的領域搶到新機。
企管碩專一 鄧昌仁
全球供應鏈自 2019 帶來很⼤的變化,本⼈目前在仁寶集團總管理處擔任⾏政處長16年,前於產業記者⼯作15年,後來到仁寶擔任總經理後,就任目前職務迄今,今天介紹課程如下: 1.新科技變局 2.中國供應鏈崩塌 5 成台商南向⼤遷徒 3.⾦仁寶⽣產體系智能再造,邁向⼯業 4.0 4.⾦仁寶新技術
新科技變局創新崛起有道: 打造標準,掌握(科技)專利,以提升佔有率,產業創新科技,作為核⼼經濟,如⾼通公司,掌握了晶片的標準 在中國4G的 光電技術撈了80億美⾦,科技⾰命或產業⾰命抓到機會,在中國這新興⼤國主要分為匯聚⼈⼒、展現財⼒、彎道超車(指關鍵點)、換 道超車;談中國崛起2025、2035⼤戰略打造科技新霸權:中國預劃 2025 成為製造⼤國、2035⼤戰略計畫,強佔產業技術話語權,建立⽣態,製造新技術標準,以⼀帶⼀路產⽣應用。
在中國有段時期常道⼀流訂規格標準,⼆流搞品牌,三流搞代⼯,⽽且 這句話是持續付諸執⾏,2035 中國標準如何訂定?在於必要專利佔全球比例,分述如後:中國華為專利佔比14.9%、中興專利佔比8.3%、⼤唐專利佔比4.9%、OPPO專利佔比4.5%,這就⼰說明中國 在科技產業具舉⾜輕重之地位。 近期最⽕紅的有哪些呢?凡 AI的IC設計、慮擬實境、5G關鍵零組件等都是當代各科技公司角逐的項目,在領域可以制定出標準,未來誰就搶佔市場先機;曾經⼤陸開放外資投資時,中國進⾏策略市場轉移,你要我的市場,把技術交出來,漸漸的讓中國科技產業狀⼤起來,美國到了川普發現事發嚴重,開啟了科技戰的篇章。
其次新冠疫情造成產業供應鏈斷鏈,開始⾛向本地化、區域化,也開始新南向、東向等策略,這是新科技變局概述。老師提供5G應用比例,我個⼈覺得如果有意朝向哪⽅面產業投⼊,是很有參考價值訊息,筆記起來收納到我的⼼得內容,臚列如后: 5G應用領域(2026 年)⼯業製造 32%、能源與設備18%、醫療應用15%、智慧車用13%、公共運輸12%、消費性電⼦10%,5G創造12.3兆元美元。
⼆、中國供應鏈崩壞:美國提出投資美國會比中國便宜,很多企業都不相信,就⼈⼒成本估算是不可能的,之後實際計算中國除⼈⼒成本便宜,其它如⼟地、稅收等都來的昂貴,所以成本利潤不是只有⼈⼒成本,需含括政府政策⼟地、稅收等各⽅面等等,以及中國⼈⼒成本也持續攀升,加上COVID-19使中國⼤陸數次封城,供應鏈斷鏈及中美科技戰 影嚮導致台商紛紛退出中國市場(迄今⼤約 5成),266家台商返鄉或南向東南亞,總投資⾦額約1兆赫27億元(桃園佔8 成3),搬回伺服器、網通設備、筆記型電腦、汽車零組件、車用電⼦等產業。 Apple轉移印度,使相關供應鏈台商也開始往印度開始投資發展;越南其實已經很多台商去發展,但是就供應鏈來說,是不是有 可觀性,仍需觀察,越南早期是屬先進國家,由法國統治,所以坊間有此⼀說越南⼈有三慢特性:傲慢、浪漫、緩慢等三項特性;再來是菲律賓也是有供應鏈問題存在,往往供應鏈須跨海支應會帶來很⼤的成本,以目前來說泰國是最符合台商投資地點,⽣活及⽔平與台灣差異不⼤,惟缺⼯問題較為嚴重,綜上,除中國⼤陸以外的海外投資透過講師講解,⼈⼒成本產業移轉與供應鏈帶來很多成本 ⾦額提升是很多的。「路⼤部份是⼈⾛絕的,天無絕⼈之路∼」。
三、⾦仁寶⽣產體系智能再造,⼯業 4.0滬華五⾦公司是仁寶旗下⼀個⼦公司,原先不起眼也不賺錢的公司,由新任總經理靠著⼤數據分析,採全自動化逆轉勝,獲利持續成長;然仁寶集團在泰國亦率先建立了關燈公廠,全靠著自動化機械⽣產 Apple Watch 並透過監控管制拓展邁向⼯業4.0。未來公司所具備的⼤數據分析、數位化(準備數位轉型的⼯具)、數位優化(熟悉應用數位⼯具)、數位轉型(改變商業模式和企業⽂化),逕⽽提升良率,減少⼈⼒成本,以創造智働化⼯廠。
四、⾦仁寶新技術:未來新技術著重 5G 終端應用產品、5G 小基站、5G O-RAM專網及應用解決⽅案,企業未來新興類別範疇有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智慧型穿戴裝置、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車用電⼦、伺服 器、低軌衛星、康舒綠電等等,有了 IOT 技術未來產業發展可期。
⼼得總結:本次課程使我瞭解到科技產業的進展迅速,科技業未來⾛向⼯業 4.0,然⽽⾛向⼯業4.0 是否有效因應未來少⼦化缺⼯的銜補或者是成就了⼈們找不著⼯作仍待商確,另⼀⽅面對企業提升良率降低了成本損耗,是未來不可必免的趨勢。5G 造就了商機仍是無可限量的,不論是IOT技術或IIOT技術都是企業未來需要思慮的形式,代⼯產業調整往往需與上游商協同討論,獲取產業的最⼤優勢,有效擴展企業未來的發展,另個⼈就5G的發展與星鏈網是否有相較之處,答案是星鏈網也是低軌衛星的⼀環,各科技廠也跟隨著腳步進⾏著,不過這次瞭解到台商返鄉投資採本地化、區域化對台灣未來的發展也是可期的,囿於學⽣較無產業的知識,相對這次的演說汲取到未來⼈才競爭是各⾏業要正式面對的問題。
最後,如要擔任企業經理⼈,需要⼀個創新思維,獨到的見解,發現產業未來趨勢,不論是中、小型公司都有機會像老師開始所說變換車道或彎道超車的崛起有道,專利主要是⼤企業才有的資本投資,但產業商機仍是先⾏者的判斷趨勢,獲得的最⼤優勢。
企管碩專一 陳瑟舒
洪處長從全球局勢的變化,影響供應鏈重組,公司轉型創新以賽車為例 暢談未來高科技整合前景與趨勢的演講,其觀點與視角,提供給我們一個清楚的脈絡,並囊括關鍵核心。另外藉由成功案例,帶入金仁寶集團的未來發展方向的主要面向。非常感謝有機會聽經驗,提供給我們豐富的資訊,收穫甚多,心得茲分述如下:
從目前局勢來看,美中大戰,各國都會受影響,而這個拉拔戰要持續多久,包含許多不確定性,中國儼然已經成為對美國的威脅,如芒刺在背。中國從過去開放的年代,賺進大量外匯,儲存經濟能力。從引進外資設立工廠,再從生產經驗中開始模仿並加以創新,現在的中國不但翻身變成世界工廠,並且累積實力,已經崛起,達到成為不能忽視的競爭者,對美國帶來極大的威脅。
有一個說法: 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級的重要國家,並取得相當分量的話語權。過去戰爭,從兵戎刀槍,到軍艦大砲,在發展到核子彈,此次的中美大戰,雖不是在某個領地派兵投彈,但卻是打得如火如荼,攸關國家安全與世界強權地位的維護。戰爭已經不在侷限於某個地理位置及時間,一旦全面啟動,全球都將受到影響,身處在供應鏈的台灣,無法置身事外。
所謂科技展,著重在智慧財產權,能掌握關鍵的技術才能獨霸,沒有智財權者,當需要運用到相關技術時,就成了IP擁有者的金雞母。智慧財產權不僅是維持長久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重要的生財工具。它代表擁有獨特的能力,並以先行者之姿,領先插旗在某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發明。其擁有者,能夠享有更有強力的競爭力,其產品具有獨特性,發明者還可以用授權的方式,讓他人生產並從中獲利,過去台灣曾被稱為海盜王國,中國很長時間被稱為山寨王國,現在各企業都要投入研發,取得專利,才能保有長久的優勢,也同時得到話語權,以及制定標準的發言權。沒有專利的技術。很容易被剽竊、被模仿,失去價格的競爭力,就如同me too的產品,很容易就被淘汰。
供應鏈重組,對台灣是危機也是轉機。從供給與需求面觀察,不同產業有複雜的供應鏈組合,過去因為地球是平的,全球化的長鏈概念,現在變成區域化的短鏈,台商需大家手把手一起鏈起來,才能串、並聯,從原料到成品提供到市場,最後提供給消費者。根據Wikipedia定義“供應鏈系指供應鏈是由一連串供應商和採購商組成的團隊,以接力賽團隊的模式,完成從採購原材料,到製成中間產品及至最終產品,然後將最終產品交付用戶為功能的,由一系列設施和分布選擇形成的網絡”。只要企業間彼此相輔相成,期待台灣會組成強棒隊伍。
因為受到中美貿易戰,中國疫情封控,造成供應鏈斷鏈的問題發生,再加上地緣政治,台海緊張局勢,除了供應鏈重組、長鏈、短鏈,還經常聽到「供應鏈韌性」一詞,也是著重在遇到問題與風險時、如何能迅速地恢復的承受能力。在雨師老師的企業經營專題實作課程,就是在探討供應鏈對應產品、市場、垂直整合、規模經濟、地理環境、與競爭優勢的矩陣分析。我聯想起去年第四季聽過一個演講,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根據資策會研究,中美科技戰延燒,已形成兩大陣營:包括中國與俄國一帶一路聯盟,對抗印太戰略聯盟,雙供應鏈體系漸成形,台商也需要做轉移的考量,不僅是跟著品牌廠商,也需考慮生產成本及產業聚落等面向,思考策略布局。
自動化程度將成決戰點。自動化不僅為達到降低生產成本,還有解決人力、以及品質管控的關鍵生產要素。生產線自動化可以產能最大化、人力最小化、收集的數據可以計算生產成本,除去因人的變因帶來的良莠不齊,可以24小時生產。透過自動化生產,數據分析最為品質管控與分析的依據。引述工業4.0的定義,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透過智慧技術為供應鏈自動化、監控和分析技術帶來革新。工業 4.0 由九大技術支柱支撐,其中自動化機器人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可以得知,使用自動化的作業方式,建立一個智慧工廠,目標做到無人工廠,或關燈工廠,工業4.0乃成為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最重要的根本。未來生產、製造,乃至運輸與包裝,都使用最少的人力,由此角度分析,哪裡是設廠的最佳地點,也未比要以最便宜的人工考量,更應該考慮是否有專業技術人員,是否接近原料、市場等因素。
台商遷移潮,要改變其實是有很大的困難度,當年西進的投入,很多台商是帶著龐大資金投入的,所謂遷移,也未必是要完全退出,較多的作法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一個大的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有相當的調查, 做好資金的準備,時機也要對,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成為成功關鍵因素。設廠要投入相當的資金,並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決定,隨時可以轉往其他地方或結束,需要謹慎評估與計畫。按在中國大陸投資歷史,1990年以後,台灣大企業增加對大陸的投資,西進中國的淘金風潮在2001年,兩岸相繼加入WTO後,台灣的上市上櫃公司紛紛投資大陸。政府自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一方面要參與區域經濟之融合,另外也有減少對大陸經濟依賴的說法。台灣既不屬於東協國家,自然被排除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之外,此次時勢再起,是否能掌握這個契機,順利推展新南向政策,包括東南亞與印度,發展出更繁榮的模式,值得期待。
東協有人口紅利與豐富的資源,成為台商赴東南亞及南亞設廠的新熱點,隨中美局勢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供應鏈重組的趨勢,東協國家有機會承接中國大陸移出的產能,根據經貿透視雙周刊NO.615 特別報導,「東協製造美中角力下的新贏家」,台灣及國際企業都紛紛布局,東協國家各有不同的優勢與亮點,吸引不同產業聚落前往。
目前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高通貨膨脹率、匯率等,都影響經濟的局勢,東協及南亞的發展時機,是趁此時承接中國工廠移出的契機,帶動經濟的機會,而加上目前的科技與自動化技術加持,智慧工廠與創新的科技,將使整個生產製造流程創造更高的效率與降低生產成本。台商及各國都看到這個機會,紛至沓來,往東南亞與印度投資,因應各國國情與優缺點不同,形成不同的產業聚落。大家都在轉型與創新,集團型的大公司更是不能落人後,因為先機就是商機,擁抱改變,發展長期持久的企業競爭力,並且創高成長業績。
整體而言,轉型與創新是勢在必行,過去流行一句話,叫做「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再變」。從工業革命歐洲興起,海外擴張殖民地,取得許多的資源,長達200年,乃至二戰後美國的崛起,靠充沛的經濟活力,與許多的優秀人才,成為世界強權。21世紀開始,中國已經培養力量,從世界工廠轉變成世界市場,美中貿易大戰的真正原因,隱射世界重心轉移到亞洲,伴隨COVID19疫情封城,供應鏈斷鏈及台海危機等,是籌碼與較勁的手段。全球強國從歐洲稱霸到美蘇競爭,目前的形勢是美中較勁,台商們因受政治及經濟因素的影響,向美國體系靠攏,夾縫中求生存,需觀察大趨勢,分析自己本身內外部條件,輔以全球發產機會與風險評估,發展出持久競爭力,是唯一的途徑。
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E%9B%E5%BA%94%E9%93%BE
https://www.sap.com/taiwan/insights/what-is-industry-4-0.html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B0%E7%81%A3%E5%95%86%E4%BA%BA
https://www.dgbas.gov.tw/public/Data/295169388VPBV68D.pdf
企管碩專一 戴文翔
針對此次上課內容,得到以下四點啟發感想與指示,分別說明如下:
一、哪些背景或是產業趨勢正在發展與形成:
台灣的電子產業都是以代工為主,靠的是低價大量搶單,因此毛利低,本身也在電子業服務,對於所提到未來要如何利用高新技術及科技轉型有深切體認。 中國正由過去的出口大國、世界工廠,逐漸轉型中,這點我們可以從中國喊出的口號-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的企圖心,因為他們深切體認唯有從制定規格、訂定標準做起,才有機會在科技專利戰獲得利益、唯有打造標準才能提高市佔率,這些才足以實現讓中國產業得到超越的機會、增加大量的商機,不應再依賴品牌及代工,並走出自己的路。
另一方面,談到時空局勢的變遷,現在中國已不再是低成本的第一選擇,大陸近年來工資高漲(可從製造業基層員工薪資,中國已經比東南亞各國來得高)、且環保意識抬頭,現在台商返鄉或是南向東南亞、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是時勢所趨。現在中美貿易戰之下,兩強相爭,影響最大的就是台商投資的電子製造業,他佔中國出口比例極高,例如鴻海富士康、廣達、華碩都在積極尋找出路,近幾年仁寶集團也積極往泰國、越南發展。因應以上這些趨勢,影響台商電子業的重要因素正在進行中,正是轉型與契機發展的好時機,尤其台商在大陸佈局之深,我在電子業的中游產業,也必須提前計畫及超前佈署。
二、從仁寶集團發展方向看出有哪些新技術、新契機:
1.5G行動通訊:我們知道5G應用的領域初期以工業製造、能源設備為大宗,現在的醫療應用、智慧車用、公共運輸、消費型電子也正在用到5G,我們要思考未來有哪些產業或技術會用到5G,進而提前布局,不管是新的技術、新的領域,或是新商機,這是我們身為電子業一員,現在就要研究的課題。現況,5G的核心專利權主要集中在中國廠商身上,主要是華為、中興、大唐,這些廠商都是國家重點扶植對象,它們深知擁有5G專利才能從中獲得權利金收入。例如:無人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智慧城市,這些技術或是設備所需要的傳輸量及數據反應都是極大,我認為台灣電子業廠商分工較細,可以從5G關鍵零組件為切入點,不管是終端應用產品、5G基站、5G專網及應用程式解決方案,這部份的技術及產品,從5G產業上中下游、晶片或終端產品的銷售,都是台灣有優勢的一環。
2.AI人工智慧:台灣IC設計佔國際重要地位且技術領先,利用AI處理資料分析並整合到產品和服務中,未來對於預測性分析和強大的機器學習功能,可以針對複雜的資訊,提供支援及建議,AI未來將大量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ChatGPT就是其中一種。
3.大數據分析:加強產品品質、設備異常反應時間、品質數據監控、不良品追溯的時間都大幅縮短,這些使得我們智能管理更加確實,即時反應會是影響客戶印象及產品服務。
4.雲端運算與邊緣運算:企業的數位架構是否能夠滿足敏捷性、自動化,安全性及遠端維運的基本條件,我認為在疫情之後更加重要。
5.物聯網及IIOT工業物聯網:以物聯網的基礎,帶到製造業。生產過程中,用來蒐集資訊,再利用電腦完成資訊分析與決策,提升效率,節省人力無人化生產。他的範圍很廣,且牽涉5G、AI、大數據、雲端運算。是萬物互聯的概念,有助益產業垂直應用。
6.系統整合與智慧應用:這是因應全球的城市化,需透過系統整合解決方案來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台灣廠商系統整合能量受國際肯定,有建立系統整合跨國的經驗。
7.區塊鏈及數位貨幣:比特幣帶動了區塊鏈觀念的興起,Bitcoin命名取自電腦的位元而來,是一套P2P的虛擬貨幣,全球都能使用是他很大的優勢,幣值也相對穩定。
8.虛擬實境/元宇宙:AR/VR不僅僅只用在娛樂、影音各方面,未來會用在醫療、學習、教育、藝術、甚至作戰訓練等方面,對於人類科技是一大躍進,但是這部分跟上述提到的5G很有關係,需要更加快速上網的速度不僅,及電腦運算能力也更加提升。
9.智慧型穿戴裝置:這部分和Apple有很大關係,設計研發掌握在Apple手上,而且跟手機一樣,智慧型穿戴裝置未來會變成低毛利產品,台灣代工業要走出一片天,必須有變革的新設計或改革。
10.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很高興有電子業投入醫療這一塊,其中提到仁寶預計在2026年在瑞芳成立現代化的醫院,一來減少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二來導入智慧醫療和科技長照,對台灣正邁入高齡老年化社會確實也盡了一份心力。
11.車用電子(AE):車用是發展重點項目,因為他要求的品質、規格都高於現在的消費型產品一大截,就我了解到的車規,他需要安全性更高,認證更嚴格,我現在做的產業也跟仁寶一樣,不僅在廠房、產線上都往車規在走,這個領域未來幾年勢必大幅發展。
12.伺服器(Server):台灣及中國的廠商掌握目前伺服器的代工的大部分需求,這個領域是代工業發達的我們,可以發展的項目。
三、針對這些趨勢,台商電子業有哪些優勢:
面對全球供應鏈變化,我想台商在分擔風險上(美中科技戰、疫情影響),現在不只大陸、東南亞,還看到老師分享的「台灣資通訊大廠全球佈局」,於美洲、歐洲、甚至印度都開始加強佈局。其次,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高科技研發技術深厚的實力,有助於AIoT、網路安全(資安)、5G、電動車、數位化,這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這些先進國家最為重視的一環,但這方面中國系統則相對封閉,也是我們較中國佔優勢之處。自動化,台廠自動化發展較早,精密機械產業的串連,將串聯各廠商導入全自動化、及工廠「智働化」,有利於未來勞動力減少,及iFactory未來工廠的發展。軟實力方面,有創新能力、運籌能力,尤其台灣電子產業有群聚的效應(例如科學園區),具有服務好、反應迅速、有效成本降低,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的優勢。
四、我現在服務的被動元件產業該往哪些方向
我司是做被動元件的,屬於電子零組件,位於電子業的中游,仁寶、康舒均是我的終端客戶,必須終端客戶毛利提升,中游產業毛利才會增加,所以很樂見仁寶開始了一些5G跟車用規劃。眾所周知,過去電子產業專注在消費性電子、電腦周邊、手機較多,這些就好像老師說的「毛三到四」。未來應該是往車用、5G通訊網路、工業電子等發展。
被動元件產品之前主要出貨中國,過去只要中國經濟差,營收永遠不可能提升,雖然目前中國經濟還有一定水準,但要像過去那樣大幅成長已是不可能,看到仁寶及國內電子廠商的全球佈局策略,我想我們可以先透過供應鏈方式與之合作,從而在各地設立據點,不能太集中在中國,要找出分散風險的方式。被動元件是成熟產業,技術水準並不需要像半導體那樣高級,要進一步提升高毛利產品的比重,生產Niche利基型產品,而我司現在比較有著墨的是在電動車方面,一台電動車所需的元件是油車的兩倍以上或更多,因此我們在高雄路竹廠擴增產能,將車規產品重心拉到20%。
因應主要客戶因中美貿易轉單回台效應,而台灣勞力人口極度短缺,必須仰賴外籍移工,因此我們現在也正積極推動智能倉儲系統、機械手臂撿料、倉儲與包裝系統串聯、無人搬運車(AGV)等等,WMS需要的設備維修保養、倉儲管理、數據監控,所需要的就是要系統整合與數據規劃,因此可以想見未來自動化是一項有前景的產業。
Summary的說,今天我們看到的未來趨勢,就要了解如何先搶得先機,早點進入市場才是王道,大企業的轉型一定有難度,因為要改變商業的模式和企業文化,因此我們要利用科技、利用數位、做到質與量都提升,所謂不進則退,企業的競爭力就在於此。
企管碩專一 陳姮妃
上課之前,特別於網路上查詢金仁寶集團的相關歷史背景及其產品,以便理解老師上課介紹內容。金仁寶集團是一家台灣的跨國企業集團,前身為1973年4月24日發源於電子設備產品起家的金寶電子,董事長為許勝雄,陳瑞聰為仁寶電腦副董事長,翁宗斌為總經理,主要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等產業,以設計、製造和銷售電子產品為主要業務,金仁寶旗下8家上市櫃公司的總市值已達逾1500億元,合併營收近1.3兆元;論市值與營收規模,在國內代工業排名第4,惠普、戴爾、特斯拉、亞馬遜、微軟、蘋果、Dyson(戴森)等都是指標型客戶,這些是上課前的我對於金仁寶集團的認識。
老師於課程中提到彎道超車及換道超車,從“彎道超車”到“換道超車”,雖僅一字之變,然則意境全變。其實從彎道上超車,只是一種可能,並不代表必然。因為它是建立在別人減速、自己加速的前提之下,假如別人已經衝在前面且在彎道處沒有慢下來的跡象,那麼超車希望將變得渺茫;而換道超車則是轉換一個跑道,領先他人進行佈局,擁有大量機會。
金仁寶集團旗下3大核心上市公司仁寶、金寶、康舒,因應中美科技戰,也轉向換道超車,近年來轉型佈局至5G、電動車、綠色能源、低軌衛星、伺服器、智慧醫療等產業,未來還要聯手搶訂單,成為集團寄予厚望的下一波成長動能。如金寶、康舒已搶得頭香,取得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創立的Space 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低軌衛星訂單;仁寶拿下賓士、BMW車用電子訂單,也將尋求金寶在東南亞與美國東岸印地安納州廠的產能支援。
綜上所述,金仁寶集團能夠在這全球景氣逆風頻傳下,還能讓集團營收繼續成長,主要有下列幾項因素:
1.多元化新事業發展(轉型):金仁寶集團致力於多元化的新事業發展,以擴展其業務領域。例如,金仁寶集團投資了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AIoT)、車用電子(AE)、雲端運算、5G、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等新興技術領域,並積極開發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這種多元化的新事業發展有助於減輕集團對傳統產業的依賴,並在市場變化劇烈時降低風險。
2.全球佈局與產業鏈垂直整合:金仁寶集團在全球範圍內設有多個生產基地和銷售據點,以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這有助於集團實現全球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從設計、製造到銷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這種全球佈局有助於提高集團的全球競爭力,並確保其在不同市場的市場份額。
3.投資研發與創新能力:金仁寶集團非常注重研發與創新能力的提升,不斷投資於研發領域,並與國內外的科研機構、大學、企業等進行合作。這有助於集團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推動產品和技術的不斷升級,以滿足市場需求和客戶期望。此外,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助於集團開發新興市場和新產品,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4.本土化與全球化相結合:金仁寶集團在全球佈局時注重本土化策略,即在各個市場中適應當地的市場需求和文化特點。金仁寶集團在進入不同國家和地區時,通常會與當地夥伴合作,了解當地市場需求,調整產品設計和銷售策略,並且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才和資源。這種本土化策略有助於金仁寶集團更好地適應不同市場,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金仁寶集團也注重全球化的整合,通過全球資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協同合作,例如金仁寶集團在全球不同地區之間建立了供應鏈和生產基地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生產協同,提高了集團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
5.持續品質管理與持續發展:金仁寶集團在全球佈局中注重持續的品質管理與持續發展。集團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嚴格的品質管控和品質改進,以確保產品滿足客戶需求並符合國際標準。同時,金仁寶集團也關注可持續發展,推動綠色製造、節能減排、資源回收等環保舉措,並致力於社會責任和企業公民的實踐。
總體來說,金仁寶集團以其多元化的新事業發展(轉型)、全球佈局的產業鏈垂直整合、投資研發與創新能力、本土化與全球化相結合、持續品質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等策略,不斷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並致力實現持續發展和長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企業轉型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需要企業領導層的決心和勇氣,以及員工的支持和參與,但是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過程,只有通過轉型,企業才能夠保持競爭優勢,實現長期的發展和成功。
企管碩專一 梁世豐
新科技變局,對企業永續發展之挑戰與機會。講師:洪國基 金仁寶集團處長「天無絕人之路,但是只有人把路給走絕了」,謝謝洪處長金玉良言。這也能帶出中美貿易戰下,台灣OEM、ODM電子代工業未來需因應國際政治變局衍生而出的商務行為變化,將從過往的中心製造轉變為分散製造,更具體一點來說,以往中國是世界工廠,而在未來將打破既有的中心生產製造供應鏈,改變成Regional生產供應鏈比如亞太製造供應鏈、歐洲製造供應鏈及北美供應鏈。
經2023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後,確立習近平連任中國共產黨第三任總書記,習主席更加強提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主動出擊及敢於鬥爭路線,陸續針對美國事務開始有所抵制,並加大對美抵抗力度。自此,台灣財經新聞相繼報導台商因地緣政治關係,已漸漸開始由中國大陸轉移自有的生產線至鄰近東南亞地區,以規避因生產地而遭到某些經濟體稅務壁壘的風險。
如課堂上洪處長所舉例兩國之科技戰及專利戰中的電子通訊,中國無法在既有的電子通訊上做直線超車,反而還受美國諸多限制,就因過往4G通訊協定為歐美各國所制訂,且歐美多企業擁有多項4G電子產品及晶片專利權,也因此中國4G通訊系統上沒有更多的空間與話語權。
於此情節上,中國設立目標,希望於2035年擺脫依賴國外技術的困境,提高國內製造業生產質量,並著手制定中國標準,進一步透過大國外交之跨國經濟帶,利用近年來提倡的一帶一路,推動大陸與周邊鄰國體系相容,最後成為國際標準主導者,並在全球市場居於主導地位。故此中國開始透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海思半導體)積極開發研發下一代5G通訊系統,制定5G通訊協定標準並獲多項5G通訊專利,明顯的在科技技術領域上來個彎道超車。
在此由5G通訊協定點燃的科技前哨戰下,接下來未來科技發展所著重的主題,例如: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與邊緣計算、物聯網之工業物聯網、系統整合智慧應用、區塊鏈數位貨幣、5G/6G行動通訊低軌道衛星、數位轉型、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元宇宙…等。台商恐需投入更多資金及多套設備,方能於不同的區域建廠生產相關電子零配件或電子組裝廠,此為應對中美之間電子科技供應鏈雙體系的問題。
比如自2020年起,由東南亞國家協會10國發起,共計15個締約方所構成的高級自由貿易協定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包含中國己有15個成員國,當台灣被排擠在外,台灣所生產外銷的相關電子商品,將因關稅差距造成售價劣勢,並因中國加大在東協市場主導力道及推動一帶一路後,衝擊台灣對東協、日韓、紐澳及中國的出口,久而久之台灣在地生產的商品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且因RCEP採用區域內原產地累積原則,將極大促進區域內供應鏈群聚發展,不利外資來台投資。
再加上美國為預防中國大陸竊取國內機密資訊、傷害美國本土企業,以資訊安全為由,採取一系列措施,要求供應美國相關政府單位之通訊及資訊軟硬體廠商,須公開標示軟體內程式碼組成來源,並在硬體上排除中國當地所生產的電子設備,也呼籲民間企業效法美國政府的行為準則。
基於以上緣由,金仁寶集團在尋求製造業應有的生產成本優勢情況下,將擴大在擁有人工及土地成本優勢的國家,例如:越南、菲律賓、泰國及墨西哥…等增加生產規模。也因過往旗下之滬華五金電子導入自動化生產後轉虧為盈,加上博智電子採用大數據去化對公司營收無貢獻的產品線後,步向正報酬的公司,所以在金仁寶集團內的學習曲線上跟管理的經驗累積,創立智能再造,此為把所有的事物盡力數據化(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能讓未來投資的各個生產基地以更快的速度應對以下狀況。包括生產上各式情況、依照客戶反饋修正原有的設計及生產製程、客戶下修需求時所產生成品及原物料庫存過多之問題。
願台灣眾多的OEM/ODM之電子工廠,從這些過往的製造經驗而建立的系統化、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再造)中,增進自有公司價值,提高同業競爭壁壘,再次拉開與紅色供應鏈之距離。故,於當前全球百年大變局之情況下,(天)全球暖化所造成之異常之現象、(時)中國獅的甦醒時間點、(地)台灣製造業在此轉移它地、(人)國際政治左派與右派的角力戰,唯有自我提升價值方能把路走得更寬更常更久。
企管碩專一 亷瑮嬋
很榮幸有機會能聽到金仁寶集團總管理處行政處長-洪國基先生來為我們分 享新科技的變局與金仁寶集團的智慧製造布局。首先便告訴我們,在文明世界裡,其實打的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專利戰。專利戰是一種利用創新、重塑和再造來爭奪市場和影響力的競爭。專利戰的核心是製造力,也就是能夠以高效率、大規模地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對國家或企業來說,科技創新是崛起的必經之路,因為它能夠提升整體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而激勵創新的制度和文化則是根本保證,因為它能夠培養出有創造力和進取心的人才。一個國家或企業要想要崛起,就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大致來說,有三種可能的模式:加速超車,彎道超車和換道超車。加速超車是指在已有的技術領域,通過加大投入和提高效率,追趕並超過先進國家。彎道超車是指在某些技術領域,利用先進國家的轉型期或危機期,抓住機遇,實現突破和領先。換道超車是指在某些新興的技術領域,開創自己的發展道路,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演講中還提到關於代工產業,之前大陸曾流行過一句話「一流是訂規則標準,二流是搞品牌,三流是搞代工」,還有「毛三到四」等調侃,甚至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瞧不起做代工的,對此我不是感到很認同。就拿台灣晶片業龍頭台積電來說,他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他只做代工。在晶片產業草創初期,有很多無生產工廠的晶片設計商,他們有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市場需求,但是他們找到像 Intel等垂直整合的晶片商生產時,其實蠻害怕自己的設計被拿去用。張忠謀看到了這個問題(商機),於是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把原本垂直整合的晶片生產過程給分開,於是創立了一個專門提供晶片代工製作的公司-台積電。他讓設計歸設計,製作歸製作,使兩者利益不會相衝突而各取所需。
台積電的成立,讓所有的晶片設計公司有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張忠謀承諾台積電永遠不會設計晶片,只專注於製造晶片。台積電不與客戶競爭,只要客戶成功,台積電就會成功。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晶片設計商和生產商之間的矛盾,也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促進了整個晶片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我認為台灣在晶片的戰略就是主打代工,並不是因為台灣人沒有設計晶片的能力。更重要的一點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是生產鏈的一部分。中國的晶片產業無法取代台積電或其他國家的晶片製造商,不僅是因為技術落後,如果不尊重智財權和契約精神,我不相信有任何晶片設計商願意跟這樣的國家合作。而中國也正是因為抄襲、侵犯智財權、竊取機密、用國家資本參與市場競爭、強制技術轉移等等,這些不公平的非法手段,才導致如今被斬斷全球供應鏈及中美貿易大戰的局面。
談到未來新產業新契機,洪處長則說了一句「得 5G,得天下」,5G 網絡與大數據、AI、互聯網IOT等新技術的結合,將帶來無限的創新可能。雲端和邊緣運算也是5G網絡的重要支撐,它們可以讓未來的產品和服務更加智能和高效。例如,電動車可以利用5G網絡和雲端運算,實現無人自動駕駛。智慧型頭戴設備可以利用5G網絡和AI,實現社會醫療和遠程協作的新模式。這些都是5G網絡帶來的革命性的創新,它們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接著談到台商南向遷徙,如果不是有「不得不」的原因,有誰會願意離開自 己辛苦打拼多年的地方?在中國有紅色供應鏈的問題,那在泰國、在越南、在印 度呢?其實每個國家也都有各自的問題,如果企業只單看國家人力成本是否低廉,卻忽略了隱藏的細節成本,像是土地取得、稅捐、水電供應,甚至是罷工、民族天性等等…那往往在總成本上會是付出更多。若是不想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洪處長為我們分享的解方是「工廠智動化」-「數位轉型」- 「iFactory 未來工廠」。 工廠不僅是要自動化,呼應前段所說的 5G,工廠更要利用資訊科技和人工 智慧來提升生產效率和品質來達到「智動化」,並且將傳統的工廠管理和運營模式轉變為數位化的方式,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而最終實現的未來工廠則是具有智慧監控、預測維護、能源管理、品質保證等功能。
最後更以集團位於泰國的關燈工廠-泰金寶為例,像以前的工廠管理模式是 垂直式的,從作業員、領班、課長到經理等中層主管,再到廠長、處長等高層主管,資訊傳遞的速度很慢(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錯(品質差)。但現在工廠可以利用虛擬戰情室的技術,讓管理者隨時隨地看到即時的生產數據,例如:每條產線的效能、達成率等指標,以及每台設備的運作狀況、投入產出的數量和品質等資訊。這樣一來,管理者可快速地做出適當的決策,並及時地處理任何問題。這種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不僅減少了資訊傳遞的時間差,也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品質。
企管碩專一 劉耀方
林震岩老師此次邀請到金仁寶集團行政處長洪國基來跟同學分享金仁寶集團在面對新科技、新時代及新的意識抬頭的環境下,如何進行因應及規劃長遠的布局,讓我可除在英業達學習及經歷的部分外,更可從相關產業的企業學習到相異/相似的觀念,讓我受益匪淺。
洪國基處長首先介紹中國的部分較多,也提到了「加速超車、彎道超車及換道超車」的中國思維,在加速超車部分,匯集人才、集中財力來全速發展,而在彎道超車部分,則利用對手減速階段全力衝刺一舉超越,但在換道超車部分,則是換個有利的賽道上,從新定義比賽規則,進而贏下比賽。
接下來的帝國將由科技專利打造成新帝國,德國總理梅克爾在2011年漢諾威工業就宣告德國將進入工業4.0時代,這就是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這背後的基礎科技包含層面相當廣泛如:大數據、物聯網、虛實整合系統、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雲端運算、自主性機器人、網路安全、3D列印(3D Printing…等不同的軟硬體技術。而其中中國想藉由新科技的發展興起之初建立起新帝國的版圖,這就是中國換道超車的契機,中國也流傳「第一等企業制訂規格、第二等企業做品牌、第三企業做代工的一句話」,也充分顯示中國想成為制訂規格的第一等強國。
中國想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由中國2025中國製造的發展戰略及2035的大戰略中可清楚得知(這部分亦可從林震岩老師於課堂中介紹的中國的十四五規劃獲得資訊),中國製造2025目標成為世界製造強國,製造業要向中高端產業升級,將製造業目標能提升道超歐、趕美、追日的水準上。在中國明顯的野心下,終究引起歐美國家的注意,進而引起了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戰就是等同中美科技戰,美國為確保科技地位的領先,進而對中國祭出更多的規範,也讓金仁寶…等廠商面臨了產業的變革。
中美貿易戰造成全球供應鏈大重組,由長鏈變成短鏈、碎鏈,更多得在地製造、非中國製造被提出,企業間的移動由中國遷移至其他國家的趨勢更加明顯,或配合歐美市場的需求,在當地增設廠房以符合非中國製造的要求,如台積電到美國增設廠房,而金仁寶是如何布局及因應呢?洪國基處長舉例說明:滬華五金靠著引進自動化而從虧損轉為盈餘;博智靠著大數據將產品品質異常反應時間由24小時大幅縮短為5分鐘、設備異常影響產品品質的反應時間更從1周縮短為5分鐘,藉由大數據的彙整分析,華麗轉身成為集團小金雞;仁寶也將從「智働化」到數位轉型到IFactory未來工廠,而目前金仁寶集團內最為成功的即為泰金寶的關燈工廠且已大步邁向工業4.0,也是金仁寶集團內各公司的標竿。
泰金寶的智慧製造布局共有以下幾項:
1.自動化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導入大量的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技術,包括自動化生產線、組裝、自動化搬運和包裝等,以提高整體生產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並減少人為操作失誤。
2.智能監控和設備維護預測:泰金寶利用物聯網(IoT)技術和大數據分析,進行生產設備的智能監控和維護預測。透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設備,可預測設備故障的可能性並提前進行維護(TPM設備預防保養與管理系統),以減少因設備故障所產生的生產停機時間和提高生產效率。
3.流程數據管控:泰金寶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數據分析和數據科學技術,通過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生產站別的數據,進而優化生產運行參數、生產排程,以達到整體製程的優化和持續改進。
4.大數據分析平台:泰金寶採用先進的大數據生產管理系統,將生產過程進行全面數字化管理。包括生產計劃、物料管理、製造流程以及品質數據監控等,藉以提高整個生產計劃的準確性、製造流程的可見性和追溯性,並優化生產排程,提高生產效率。
由泰金寶公司的智慧製造布局來反思目前台灣其他企業,我認同洪國基處長及林震岩老師提及的台灣企業要積極轉型就必須要靠高科技的運用,也要積極參於國際市場,中美科技戰引發全球企業的重新布局,也讓台灣企業出現了新的契機,但更對許多企業產生危機,如果不即時應對及轉型,未來將面對約來越嚴峻的挑戰,即使如金仁寶集團也是積極配合客戶的需求及自我提升轉興之下,才有如今的成果,未來金仁寶仍會在5G、物聯網、智慧型穿戴裝置、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車用電子、伺服器、低軌衛星及綠電等領域,持續開發新技術及找尋新的契機。
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高科技的衝擊,台灣企業仍要謹慎應對,過去的成功不表示未來也會成功,在中國積極換道超車的布局下,政府及企業均要有高度的危機意識來面對,積極發展及維持屬於台灣的優勢,也感謝洪國基處長提供的資訊,讓我們更有機會從不同面向來思考中美貿易戰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