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得分享

加百裕以智慧科技打造企業永續發展



企管二乙  劉芛綺

加百裕於1997年以電池起家,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見到他的產品,電動車、筆電以及太陽能板等等,他和我們常使用的品牌不同,也許我們都尚未見過也不認識,但可能意外發現自己手中拿著他們的產品。加百裕在2017年知道了未來減碳節能的重要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投入儲能相關產業。如何在未來的產業與工作上置頂及執行策略,同時因應每個企業的規模、布局風格都會有影響。加百裕的工作範圍廣,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間做切換,但在各公司與產品間,主軸仍是電子業,但他們和真正的做電子交易不同,加百裕不做電子本身的交易,他們將電子做出電子組,最後再做出產品。

董事長說了一個許多人都會問他的問題:為什麼不做汽車產業,他的回答很實際很現實但也非常有道理「我們不做車子的理由,是因為汽車產業是一個需要投入大量金錢與人脈的產業」汽車業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非常複雜,不僅盡是需要非常龐大的資本能力,還需要有人賣去吸引顧客及尋找其他場商合作。

加百裕在電子管理方面,他們用設計及選購去運用調整去滿足使用時長的要求,以電芯測試為方法努力解決電池發熱的問題。同時他們也有競爭優勢1.有長期合作的客戶2.與供應商保持合作關係確保原物料穩定。他們在2005年時發現,如果想保持如今的活品質,我們需要耗費多個地球資源,因此應要讓生產自動化,減少材料、減少資源,讓地球的資源使用率降到最低。

同時全球也有許多和永續相關的政策目標,如巴黎氣候協定,淨零排放,理應每個國家一共同守護,但在美日的答應下,中國只承諾不在使碳排放上升,但並未提到下降,當時董事長並沒有說出原因,但我想,是因為相對於美日而言,中國仍是個進步中國家,因為製造業會產生大量排放的原因,無法完全妥協。如何達成加百裕目標1.落實溫室氣體盤查2.設定科學方法3.嘗試使其符合目標,碳足跡的追蹤始於原料,而如何降低碳足跡,他們提出感善能源管理效率及產品減碳和生產效能提升。

加百裕透過分類分區,用公司的帳單及記錄做管理分類,耗能監視、節約行動,先設立目標在做管理,不引可以及時發現異常,也能預測並發現問題。同步透過電力管理系統來輔助管理,因為上場是台達電張總裁進行演講,因此黃董事長特別以加百裕和台達電作對比,大公司(台達電)可以做自己的系統,但小公司(加百裕)沒辦法,因此加百裕透過和其他業者合作一同製作,雖然製程較麻煩,也沒辦法像台達電般建造只屬於自己、完全適合自己的系統(可以隨時依情況變動)但多業者的合作,也代表可減少許多能源,因為互相做到極致,也能讓運輸耗能下降。

而他們對於永續的看法是,節能減碳是所有人都在努力達成的,但基於成本資金面會比較難達到,大家常常討論時都慣以歐美國家為例,卻比較少提到中俄,但在起跑線方面台灣和他們較相似。全世界的國家都在推綠能、推減碳,每個人都在做,對一般產業而言,對手公司或者客戶都會提出一些要求,也會需要你去達成這些條件,隨著時間這些都是必須的,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的需要,都需要去協調,去處理。從去年年初美中及俄競爭,導致許多問題1.美國要求去台化,賣給美國的東西,不能再台在中生產,這是讓他們較為頭疼的部分。2.全球化的觀點一直在改變,分站式生產是遲早要面對的方法,在各個地方設廠,很多事都必須因應自己的條件去看去做改變,對於許多工廠開在大陸,認為分散式是必要的,也是必經的,在聽到這的時候我也有所感悟,在台商課程進行過半後,我也聽過許多關於在各國家的台商介紹,其中都不乏有兩點,「出去拚搏」及「擴展宏圖」。


應華二乙  楊采宜

加百裕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電池起家,小到電動車,大至高空作業車都有他的身影,然後逐漸發展為世界的電池代工廠,現在則是慢慢發展電動車,因應世界的潮流。一開始董事長提到,雖然自己都沒在同一家公司待很久的時間,但是始終都圍繞在電子這項產業,正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換得工作都在不同領域的電子產業做專攻。然而會選擇做電池產業是因為當時候的前輩給了他建議,要不是做電池要不就做代工,但是董事長說他覺得代工產業的替代率很高,所以他選擇做電池。那時候的他努力的尋找資料以及籌備,只為了尋求更多人的幫助,同時間也在尋找股東,把他的計畫一一報告,然而報告的過程卻沒有想像中順利,但董事長沒有放棄,在努力不懈下終於得到認可。

現在全世界都在想辦法把能源儲存下來,因為能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資源,而電池是一個很好儲存能量的東西,所以他們不僅在電池方面想辦法提升他的產能,同時也希望可以大量的儲存能量,便以好好運用在其他方面,他們現在也慢慢發展其他項目,如:電動車,在三月的時候,他們推出了台灣第一個取得「碳標籤」電動自行車的專屬電池,這樣不但可以了解生產一個電池需要耗費多少的碳排放,也可以在生產過程中有效的降低成本,使公司達到省錢及環保的理念。

加百裕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電池上面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之外,同時也因應世界吹起的環保風潮,在努力尋找經濟與生態的平衡點,使他們走在環保的尖端,而此時他們也通過了溫室氣體的查證,並且加入了RE100倡議組織,承諾大家在2035年的時候,可以使台灣的據點以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而到2040年以全球據點做為再生能源的目標,藉此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發展。

我覺得公司在環保與經濟的平衡上有很好的共識,因為各地方都吹起了環保風潮,如環保吸管、環保餐具、環保杯等等,環保的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雖然現在環保的思想正盛,但是工業上的汙染問題及碳排放等等,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而加百裕似乎也明白環保以後會變成一種趨勢,而且是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可能參與其中,同時他也很好的不斷開發儲能得電池,讓環保跟電池做結合,開發出屬於新興人類獨有的代步工具,所以我覺得這間公司在每一次的機會中,都有好好把握每個時刻的轉捩點,懂得適時候得進場,而且用非常創新及獨特的眼光,同時也不斷突破自己,想辦法在賺錢與生態中有很好的配套措施,所以才能佔領著市場上的鰲頭,引領風潮。


企管碩專一  戴文翔

一、企業永續有多難

首先,台達電張訓海副總裁的演講,開宗明義就提到「健康成長,永續經營」這八個字,我馬上查了資料,原來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11年而已,大型企業約40年,讓我們了解到要長遠的經營下去,除了要把握時機,還要隨時因應環境做變化及調整,才是企業長存之道。

二、企業如何將經營策略與永續發展結合

台達是最早將經營策略、業務發展及經營使命跟永續經營相結合的企業,他強調的是企業要達成目標並不是意味著節省或是完全不消耗資源與材料,重點是如何做到一個有益處的良善循環,例如:台達會定期評估生產製造上影響環境因素有那些? 如何選擇不汙染環境的材質與原料做到環境保護。台達做了哪些動作,像是加入世界性的組織,簽屬環境保護協議,「企業自主減碳」、「揭露氣候變遷資訊」、「參與氣候政策」、「全面使用電動車與充電設備」、「100%使用再生電力及達成碳中和」等宣示,從以上部分,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政策要落實並貫徹執行的條件,在於先確認目標-->擬定策略-->付諸行動-->達成永續。

此次演講,另外還可以看出台達電跟加百裕,企業規模大小不同,但卻都能將這些規劃納入公司未來發展中,可見公司領導者的前瞻性非常之重要,唯有企業內部高層的實際參與,並由上往下展開才是政策是否落實的重要因素,而不只是為了短期利益而做的「漂綠」。

我們現在雖然只是企業的中階幹部,我開始思考有哪些因應對策,可以從工作或平常生活中做起,或與永續發展做連結,像是資源回收、節約照明、節約用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多使用替代能源;工作上可以做的像是紙箱及棧板回收再利用、避免過度包裝、電子化減少紙張、責任消費減少產出不良品,建立生產安全及友善的職場環境..等等,這些都可以立即執行的項目,也貢獻個人一點的社會責任。

三、何謂SDGs

今天演講的兩位講師都有提到聯合國的SDGs圖示,講座會後我也去下載了這17項指標的圖示來研究看看。SDGs是由聯合國推動的永續行動指標,以國家為主體進行推動,各項指標環環相扣且有關聯性,他的目的是要創造出人人平等、健康環境、永續發展的社會,因此這無疑是跟全人類都有關的議題。綜觀SDGs探討的,根源大都來自於都市化及商業化,所造成的經濟、社會、環境的不平等、氣候變遷、貧富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但如果以可行性與效率來說,要改善這些,除了國家政策,它還必須要展開到各個城市、各企業體、及個人生活才能串聯到一體。

那他對於我而言有什麼影響?說明以下

最近我也開始觀察我的客戶、我的供應商,它們的官方網站,有哪些標誌或是政策宣告與之有關,以及該公司是否針對這些指標制定了哪些政策,會影響我們未來的配合,像這次講座中的台達電、我的終端大客戶Apple電腦、上銀科技等,它們都有把CSR、ESG、SDGs納入公司發展目標,我想未來這些大廠或知名企業,也會陸續要求它們的供應鏈及上下游廠商,都必須滿足某些永續性的標準及要求。因此我們針對這種「供應鏈的綠化」必須開始加以注意和迅速因應,除了公司要追求營業利潤之外,未來可能還必須遵守這些標準,才不致被排除在大廠的供應鏈之外。

四、演講中的幾個未來的大趨勢,值得我們注意

社會及環境有關的:如何降低氣候變遷、人口老化、都市化、生活品質、健康及預防科學、地緣政治。能源相關的:再生能源、電動車。大數據方面:高效能運算/儲存、萬物聯網。人工智慧AI 。客製化產品增加、商業模式改變、企業如何分散式製造降低風險

以上這些已經形成的趨勢或現象,不只對企業有影響,個人生活也是息息相關,我們看看周遭的環境,Covid-19疫情、全球的極端氣候,代表大自然已經慢慢在改變;台灣近幾年可能會發生幾個主要現象,例如缺水、缺電、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少子化、高齡化、最近很夯的ChatGPT,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面對這些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我們現在就要提前準備去適應學習,並思考未來個人或公司可能會在世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將這些指標牢記在心裡,應用永續發展去找出未來的脈絡,做好超前部署。

五、其他收穫:

對於投資有興趣的我,經過這次演講,還可以觀察出一些衍伸的議題,例如那些股票ETF跟全球永續發展有關、那些產業及上市櫃公司是永續做得比較好的、碳權買賣影響了那些產業(ex:造紙股);並開始關注到自動化、機器人(Robotics)、智能電網、風力發電、綠能產業,這些即將發生的議題。


企管三乙  吳思瑾

永續發展是全球目前面對的一個重大議題,隨者各項指標的訂定,如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企業也漸漸將永續發展納入其經營策略之中。永續發展涉及到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平衡發展,企業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兼顧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這樣的企業即為永續企業,永續企業旨在滿足當前需求的同時,確保未來世代的需要也能得到滿足,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打造一個永續企業需要各種策略和實踐方式,其中智慧科技是重要手段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慧科技正在改變著產業結構,同時也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因此,企業需要積極探索如何利用智慧科技來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並在此過程中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

智慧科技和永續發展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智慧科技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改善產品品質、提高客戶體驗等,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像是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等。而永續發展也可以促進智慧科技的發展,例如提供更多的投資和市場機會。

台達電在企業永續方面很積極的,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透過智慧課技的協助,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節能減排,同時還在研發和生產綠色能源和節能產品,以幫助客戶實現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此外,公司也將氣候變遷的議題納入供應鏈之中,最為對供應商的要求準則,還提供專業的教育訓練資源,鼓勵節能,將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延伸到整個產業之中。

加百裕也是一個十分重視永續發展的企業,加百裕在生產過程中積極推動綠色設計及節能減碳,選擇可節能生產設備、使用環保原物料等。此外他們還開發了一個整合公司產品零件的承認與綠色調查需求的系統,以系統化方式進行管理,提高公司與供應商的溝通效率,同時降低有害物質的管理風險,對於所有成品、原物料、包材等有害物質的使用、與禁限用物質管控,都能透過該系統進行管理,經由自動化的系統整合功能,員工能快速便利的查詢資料,有系統地做供應商綠色資料調查與問卷收集,以此強化客戶對綠色產品管理信心,提昇客戶滿意度,達到產品有害物質減免之最終目的。

除了高科技產業,觀光旅遊業也能夠透過智慧科技來推動永續,「世外桃源」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將旅遊產業和智慧科技連結起來,除了結合當地的環境及文化發展觀光,亦運用各式綠能建材並結合智慧科技打造綠建築。他們利用智慧科技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通過生態旅遊,保護和推廣當地的自然和文化資產。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永續發展是全球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而隨著智慧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企業在永續發展方面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和挑戰,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企管三丁  周祐群

台達電張訓海總裁、黃世明董事長與最後一位江文豪董事長,這三場的演講,對我的知識啟發非常多,在演講中,有需多的共同點,比如說是永續發展、永續經濟、智慧科技、區塊鍊、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綠能發電等等,這些議題,開始藉由三位董事長的闡述,讓我更加了解現在的世界各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商業與行銷上的轉變,我發現三位董事長都有一個共同話題,就是永續,如何永續,是這次大會演講中最重點的地方,我始終認為,永續議題是一個很空虛、不切實際的商業議題,我們中原大學在我上學期時,就開始增加永續經濟、永續發展的相關聯課程,我雖然選了這些課,但總覺得老師們在一個很玄學的知識,不切實際,而且對我們日常生活也沒產生什麼相對應的改變與影響,導致我對這種課程,在下學期後,雖然還是有看到,但我因為有了上學期的那種經驗,所以我決定不再選擇相關聯的課程,因為我覺得很浪費時間而且只是在講一個很玄的東西,實際上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根本很難去大量接觸。

但藉由這次的演講,讓我重新開始審視永續發展、永續經營等相關課題,因為明顯是我眼光狹隘,不像這三位董事長,他們看得比我們還遠,而且由他們口中講出來,我覺得比較能說服我,因為企業的需要與現在市場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它們一定最清楚,比如說,我就舉台達電總裁張訓海先生說,全台灣現在能夠生產的100%綠能,有99%的綠能都被我們的護國神山買走了,就是台積電,剩下的那百分之一,就被台達電給拿下, 因為現在歐美各國,對於產品的生產製造的要求開始從低價、大規模、經濟化生產模式中,改變為生產產品要花費多少炭足跡,該產品的製造,是否使用永續發展、可持續使用的能源,簡稱綠能,如果上述規則哪一項沒有達到歐美各國日益重視的永續環保政策,那麼對於產品的行銷與販賣,都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

但我覺得,這對於新創公司或中小企業是相當不公平的,因為我認為,現在的綠能產業,雖然說是已經在因為現今國際局勢與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清況下,得到了最高的關注與發展研究,但其技術,我個人認為,還不夠成熟,把現今已有的既定生產技術,由石油快速地轉換成綠能,我覺得對於大公司來說,這個成本他們當然可以接受,因為他們資本雄厚,但對於中小企業、新創公司這種,連生存可能都有困難了,但還要他們改變他們習慣的生產模式,我覺得成本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