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台商升級轉型個案 講座心得
企管三乙 劉恆瑋
這次的演講是由袁明仁先生帶來分享,他目前擔任的職位是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總經理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說,升級轉型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更有競爭力。其中也提到,邏輯思維、系統整合分析,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相當重要,而創新是升級轉型的唯一出路。我認為總經理說得沒錯,尤其在現今快速變動的大環境下,科技進步、消費者行為不斷改變、競爭者持續增強、國際情勢變化多端,更要有良好的洞察力看見趨勢,並不斷創新,不能一成不變,否則企業恐會面臨撐不下去的危機,也呼應總經理所說,未來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與服務的競爭,而是創新商業模式的競爭。因此,具備創新的思維是企業很重要的生存關鍵。
接著提到了升級轉型創新的六大範圍,分別為制度、商業模式、技術、產品、組織、服務。有關制度面,我認為總經理提到的流程化、表格化相當實用,尤其法律文字是如此的繁瑣、複雜,善用表格化能將所欲傳達的訊息可以一目了然地讓閱讀者知道,這樣能夠避免不明確、看不懂的情形發生;而有著流程化的設計,也能讓組織成員有依可循、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在產品面,創新是相較容易的;而在技術面則較為困難,其牽涉到專利的問題。在組織層面總經理則舉中美貿易戰為例,企業必須做出架構的調整與改變,就像生管人員需要縮編、保留業務訂單人員及品控人員,其餘交由外包,把錢花得有效、減少成本開銷;而服務方面,是要朝著讓消費者不要等待的目標來做升級。
此外,也談到了創新的六大步驟,洞察現有的商業環境、展望未來的商業趨勢、分析國風的利弊因素、剖析行風的機會挑戰、審視地風的優劣現狀、把握稍縱即逝的陣風商機。這六大步驟皆非常重要,不僅企業本身要將自己的服務與產品做好,更要知道趨勢的邁進以及產業的發展,這可以對應到總經理所說的,要跨界合作、知道產業生態,而現階段,大健康產業是個很大的趨勢。
個案部分我特別有印象的是──傳統扭力企業升級大數據分析的案例。該公司原先是提供硬體的扭力產品,主要力拼產品與價格;而升級轉型後,成為提供軟硬體的大數據分析系統解決方案,其做法為安裝感測器在硬體上,使得數據可以被接收,透過數據,可以讓公司知道運行的狀況。我覺得此案例極具特色,這可以對照到總經理一開始說的轉型升級從三點切入,問題點、需求點、機會點。這家扭力企業體察到了問題──硬體設施的銷售遭遇瓶頸,需要做出改變與創新,更了解到市場的需求點為何,瞭解購買者在產品的要求上需要什麼樣的元素,並找到機會點,掌握這個世代的趨勢發展,運用大數據的技術加以融合,達成升級轉型的效果,讓公司得以繼續生存、發展。
另外總經理也提到,雖然現在整個產業趨勢是朝客製化、個人化發展,但也不是每個產業在轉型過後都能做到完全的客製化。像是家具,標準化的比例達70%,只有30%的空間可以客製化,因為家具不可能做得太活,材質、規格、手法也必須去做考量。所以,客製化的空間並不能像其他行業般來得高。
此次的演講,謝謝袁明仁總經理的實務分享,讓我了解到「創新」是升級轉型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這次的講解,我也知道了很多思維必須拓展,不再是固守傳統,而是必須考量時代趨勢與所在地的風俗民情。唯有掌握時代的走向、對市場深入了解,並作出改變,企業才能夠朝著目標持續發展。
企三 莫坤儀
現今台商在大陸所面臨的問題,包含大陸人民的薪資水平上升、大陸本土企業興 起、政策的改變、經商成本增加等等,若不想辦法轉型就只能被淘汰,然而轉型 也不是說轉就轉的成的,袁總經理說道轉型升級是為了使自己更有競爭力。 袁總經理提到的升級轉型的六大步驟:
(一)洞察現有的商業環境 觀察其他仍成功生存的企業是做了什麼才能繼續屹立不搖,而撐不下去的企業又 是因為缺少了什麼才只能黯然離開這個市場。
(二)展望未來的商業趨勢 要看的比別人更遠才能取得更多的機會,而展望未來的基礎,我認為就是要對現 在有足夠的了解。
(三)分析國風的利弊因素 國風指的是政策、法律、環境以及經濟,大環境的趨勢是無法改變的,只有順的他才能繼續生存,甚至成長。
(四)剖析行風的機會挑戰 行風係指技術、商業型態、競合及客戶,如何比同行的在技術上的超前、領先, 即可掌握先機及市場。
(五)審視地風的優劣現狀 地風是指人才、管理、資金和競爭力業務,我認為人才也是企業的資本,尋求並 留住人才也是企業經營重要的一環。
(六)把握稍縱即逝的陣風商機 以上六大步驟說起來容易,但執行起來定不簡單,我們看的到問題的癥結點,能發現新的商機、新的機會,但是往往在袁總提到的那輔助五做中的能做卡關,或是不敢做,缺乏了魄力與執行力。
創新二字說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輕鬆,因為光是想要如何創新,該往哪個方向 創新,需要承擔的成本與風險分析,雖然說「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但是 也要做好詳細的規劃,與多方的考量在動作,否則那真的是自取滅亡了。
李佩臻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為了提升競爭力就必須不斷的升級轉型,所以今天請到的是顧問公司的總經理,談得主題是大陸台商升級轉型的個案。大陸大約在2017開始推廣發展電商,關稅裡電商綜合所得稅佔最低,在大陸的台商很多都是做外銷的,由於中美貿易戰,訂單直接萎縮50%。然而傳統產業受影響最大,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朝幾個方向發展,例如:轉型成觀光工廠,租地、談商業模式等等,但是地點是最重要的一點,地點不好也很難成功。
再來未來主要競爭的是創新商業模式,其中包括六個方面:制度、商業模式、組織、技術、產品和服務,舉例:組織方面可以加強外包體系,而制度方面則是流程化。現代的社會開始往電商發展,將會導致實體店面越來越少,最近外送行業的興起,若以後成為趨勢,那些實體店面可能就會缺乏競爭力。轉型的幾點要素:6步驟、3點切入、5做、7新,都是可以好好參考的。
最後講了幾個各種不同行業個案升級轉型的例子,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飼料,最近豬瘟爆發疫情嚴重,對飼料業來說也是重大打擊,案例中的廠商把飼料升級轉型成核心料ODM,這樣風險就減少了很多。常常會聽到「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這句話,轉型至少你有嘗試,與其被別人打翻,不如自我創新變革。
企四乙 黃姵穎
這次主題主要是再說企業的轉型,主講人也有說到未來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而是創新商業模式的競爭,這個真的是現在企業都在實施的,因為時代不一樣了,其中聽到一個服務創新就是去唱卡拉ok的時候只要輸入我得序號或電話號碼,就可以知道我上次點了甚麼歌,聽到這個整個眼睛發亮,因為主講人有說每次去唱歌都會忘記自己要點甚麼,如果有這個機制感覺客源會變多,因為其實大家去唱歌也是只唱那幾首歌而已。
觀光工廠也是一個蠻會吸引觀光客去的地方,但觀光工廠地理位置很重要,紙箱王就是觀光工廠,他本來賣紙箱火車但最後沒什麼賺錢,所以改變了商業模式,變成別人給他場地他賣東西,這樣對他們來說才能永續發展,有個很聰明的是他們因為環保的因素而被迫停止,但他們很聰明的是跟大陸故宮合作,做出一系列的周邊商品,這真是有種危機變轉機的概念啊。
主講人也講到「五做」策略思考模式,敢做、想做、能做、該做、可做,其實我覺得很多人都卡在敢做這點,其他都其次因為其實自己不敢況出那一步後面的都沒什麼好說的,但是有些人很敢卻沒有實力也是不好的,但我自己是覺得先踏出那一步最重要,其他不足的再補足也是還來的及。
企三丙 林可庭
台商到中國設置觀光工廠,需要選擇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地點,假如今天設置在一個沒有大眾運需工具的地方,不便利性無法太來人潮,沒有人潮就沒有錢潮。另一種方式以收租金來篩選那些品牌店面府和自家工廠的風格進駐,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不用自己花費全部心力在上面,藉由管理進駐店家就可以達到觀光工廠的目的。
近年來中國對台商的優惠越來越多,例如在跨進電商稅方面台灣人的稅收是最低的,這對於台商來說是一個不可錯失的好機會。現今社會已不是從前只在乎服務與產品,在未來,大家更注重創新的商業模式,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的貿易及生物科技已超越台灣,當然細緻度不能比,但身為大三的我,也要有危機意識,只待在台灣是不會成長的,聽完講師的演講後,想去中國闖蕩的心更加確定,在這個大環境下,只有超越他人才能成就自己。即使現在台商返台率越來越高,但聽從有經驗者的分享下,我認為將來的商業市場會在中國發展得非常理想。我們必須提升自我的能力,拓展視野,即使商業全球化,與能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