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台商的危機與轉機-升級與轉型之道 講座心得
企管四乙 10441258 吳宗翰
本次演講,將近2小時的時間裡,講者時時刻刻都充滿活力,說詞鏗鏘有力,非常特別。也不知道什麼原因,講者的說話風格,讓我聯想到一位知名的主持人,盛竹如先生,說話中帶有一股特別的口音,讓人會去思考他所想表達的含意。演講中也提及多個轉型成功案例,其中滬華五金靠自動化逆轉勝,是我認為較特別的一個,原本屬於紅色供應鏈碾壓的對象,但經過產品結構調整,推動高自動化及先進設備,大幅減少人力,躍升成為高獲利小金雞。紅色供應鏈,是當前兩岸經貿領域的熱門詞彙,它所指的是,大陸(紅色中國)經過多年努力,已建起的「自我供應」生產體系。大陸紅色供應鏈並非憑空興起,其背後有一條漫長的「來龍去脈」,也就是其以往興起的過程,和未來進一步發展的走向,都是有跡可循的。早期台商去大陸投資,需要很多廠商來配套、代工;這些工作,原本是由其他台商來做的。但是,後來大陸廠商學會了這些工作,也開始來搶台商的配套、代工生意,因而後者形成了初期的產業供應鏈,亦即當今已壯大的「紅色供應鏈」之濫觴。接下來,大陸廠商的配套、代工生意做大,也發展為「中心工廠」,不再依附台資工廠,自己「當家作主」,和台商形成競爭局面。在這過程中,陸資廠商掌握了一項主場優勢,就是藉大陸內需市場崛起,很快把生意做大,並且開創了一連串的著名品牌。一旦成了品牌大廠,則其供應鏈的布建,就有了高度的自主性,可以委由台外商來供應,也可以和自家的陸資廠商結盟。大陸這種台資供應鏈,和陸資品牌大廠供應鏈,共構成當前熱門的「紅色供應鏈」。
第二個有趣的故事是「海爾砸冰箱」,將瑕疵品的冰箱,用槌子全部砸毀,在員工眼中是浪費的行為,因為那些冰箱雖然有些小問題,但依舊能使用,且當時冰箱價格並不低。但在消費者眼中,卻形成一股海爾冰相對自家品質要求極高的反應,因此大家買冰箱時都選擇海爾,另類的宣傳行銷,讓海爾公司締造不平凡的未來。最後,講者也提醒我們,要在大陸生存,絕對要遵守大陸的法規,這也是近幾場演講中都有提到的,守法是安全回台唯一的道路,轉型則是台商的活路,透過這兩條路,就能造就成功之道。
企管三乙 郭芳妤
開頭演講人說:「只要能喚醒中國民眾的購買意願,將以十四億為基礎,但隔沒多久就會吹起新風向(法規)。」就像這次雙十一,只花了兩小時就突破一千億人民幣行動支付服務,雖然有許多訂單來自海外行動支付服務,但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內,不過這龐大的商機也不是人人吃得下,對於台商來說,光能在大陸穩站不夠,能隨機應變才厲害,例如2006年時北京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表示他們不缺投資資金,也不歡迎高汙染耗能的產業,企圖吸收高新科技產業,國家也在2008年祭出「騰龍換鳥」,為了達到產業升級之目的,一紙公文要求許多傳統製造業工廠搬遷以趕走這些高產出、高消耗、高汙染的產業,移出來的廠房自然給那些高產出、低耗能、零污染的金融或軟體業等,另外也推出環保法來嚴懲破壞環境的人。
另外近年中國高呼「紅色供應鏈」、「一流定規格標準,二流做品牌,三流做代工」的口號,他們建構起自主電子供應鏈,並積極推動新型城鎮計畫及一帶一路來擴大優化產業供應鏈,這些都逐漸威脅台、日、韓全球供應商之地位,而川普也有意藉美中貿易戰打擊這條供應鏈。台商要繼續在中國生存就必須自立自強,首先是因應目前法規提升環保技術,改善環汙問題看在某些企業眼裡可能只是另一項有頭沒尾的高額花費,這看法不盡然是對的,曾看過一個新聞報導某高科技產業也曾掙扎是否投入大量經費來改善問題,後來決定用經費自行研發一套回收再利用的機器設備,當成品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反而為他們節省每年幾千萬的廢料率。
第二點則是不要怕投入廣告費,大陸廠商很會打造話題,即使商品普通的滿街都是,故事仍能動聽到讓人覺得這商品就是我的唯一,就像當地名句「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樣,技術再好但沒人知道還是賣不出去,再提個廣告帶動需求的例子,台灣提神醒腦的產品其實很多,不過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綠油精,這是因為它的廣告主題曲紅遍大街小巷,沒用過的消費者聽著聽著被洗腦,購買的機率會增加。第三是觀念不同,光是地理位置的時間觀就有很大差距,我記得去貴州時,我問司機大哥從貴陽到麻江要多久時間,他跟我:「不會太遠,大概四個小時車程就到了啊。」我聽完還真有點傻住,以上困難僅是一小角,在陌生土地上經商肯定有其他更艱辛的遭遇,尤其是人治社會說改就改,能入境隨俗且機敏應對才是王道。
企管三丁 薛琬諭
學長的演講真的處處充滿文學氣息,聽了那麼多不同有關大陸台商類的演講,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把一些現象,用一些中國古典詩句做一個結合,又引用的很貼切,這文學造詣實在是太好了!學長提到這十年來,台商在大陸主要遭遇到三大變革,其一,企業勞力成本翻三倍,我想這真是近幾年來,令台商非常有感的事情,隨著大陸的經濟起飛,物價所得也跟著翻倍漲,第二,學長所稱「騰籠換鳥」政策,從以前的高耗能狀態,轉換為高產出、低消耗、零汙染的綠色經濟,不難看出大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慢慢注意到永續發展這一塊,跟第二點也非常相關的第三點,環保減汙,這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好好注意到環保這塊,這在大陸屬於會被終生咎責的事情, 隨著大陸政策方向的轉變,台商也需要去升級轉型,才能因應不斷改變的大環境。
產業升級包括,生產自動化,像是鴻海在執行的關燈工廠,學長在這個部分做的一些解釋說明,引領我去思考一些事,像是他說所謂的關燈工廠也是有分等級的,同樣都是提倡關燈工廠,但裡面自動化所可以達成的事情,難易度可是有分別的,所以當我們聽到有人說他們公司也有關燈工廠,先別急著驚呼讚揚,而是可以問問他們的關燈工廠在執行的是甚麼樣類型的工作。台灣跟大陸的地理環境是存在大差異的,在台灣我們覺得遠可能只是台北到高雄的距離,但在大陸,所謂的遠,卻是像海南到內蒙古的距離,差異不只體現在思想觀念上,環境差異甚然,所有的差異,都會造就台商在大陸發展時,採取不同的策略發展,隨時應變調整,才能更靈活掌握當地市場。最後我想要引學長的話作為總結,學長說,環境、趨勢,倒逼產業升級轉型;變革、創新,引領企業突破發展。
企管三丁 林佳瑩
今天的講師提到在中國大陸若要想賺錢,只要你喚醒大陸民眾的購買意願,那便有利可圖,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假設你的商品只賣一元,但若是能吸引幾億的人願意購買,那麼你的收入也是幾億進帳,像是冬蟲夏草這種藥材,近年來的售價已經漲至兩千人民幣,可是一開始卻只有五元人民幣的售價,這都是因為盛傳這種藥材對身體極好,而被炒作,群眾搶著購買,以致商人哄抬價格。但是這種情況其實不會只發生在大陸,這是一種市場供需的現象,像是前幾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而引發的福島核災,因為台灣和日本的地緣靠近的關係,所以引得人心惶惶,民眾搶著購買碘片以自保;但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中國的市場夠大,所以若是能激起民眾的購買欲,便有機會大賺一筆。可是在中國創業也並非如此容易,凡事都得照著中國的政策走,中國到底還是個共產國家,政策的走向也不必經國家公民決定,一切由政府決定,所以到對岸設廠的台商須事事依循政府政策,在大陸對外資企業更是嚴格,一點錯也犯不得,近二十年來台商的企業成本已經翻了三倍之高,此外,由於近來中國環保意識高漲,中國政府便強制介入市場,希望可以替換以前高耗能及會汙染環境的產業,取而代之的是能創造綠色經濟的產業,並大力稽查環評,只要違規便重罰使之在中國在無立足之地,而中國當地企業卻有可能不必受如此嚴格的規範。我認為要在中國設廠當台商其實真的不容易,或許很多人現在都會懷抱一個中國夢,覺得到那之後便前景一片繁榮,但這麼聽起來台商其實處處被為難,而是冒著很大的風險過去投資的,不過我想高風險高報酬吧,不然也不會這麼多人對前往大陸投資工作趨之若鶩了。
會計二丙 林玥婷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這段話是我對這場演講一開始的深刻印象,他拿狄更斯的話來描述大陸台商的心情。紅色供應鏈代表的是中國大陸的電子資訊產業逐漸打進蘋果公司的供應鏈,算是中國的一個進口替代政策,台商製造的產品是首當其衝,大陸廠商從代工的模式起家,經過的山寨和白牌市場的歷練,複製台商帶去的成功模式,再爭取打入台商及國際的供應鏈,學習到技術之後,逐漸成為強大的企業,大陸的供應鏈如今已有了一條龍的服務。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曾表示過紅色供應鏈不是問題,重點是台灣有沒有核心競爭力,如果我們現在擔心中國的紅色供應鏈,那未來是不是還要去擔心其他的問題?我覺得這段話很有意義,應該去面對和解決現今的問題,因為問題不解決,那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煩惱必須去處理,所以才會有必須面臨轉型的狀況。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這次演講提到轉機要朝產業價值鏈的方向轉型,意思就是要讓企業去提升本身的附加價值,跳脫原本製造生產的產業模式,往微笑曲線的兩端邁進。他舉的案例中那些台商的轉型之道:環控升級、製造技術的升級,企業的變革帶來新的動能,促成新的轉機,其中一間公司經產品的調整,推動自動化製程及更先進的設備,大幅減少人力,因為這個轉變得到更多的獲利,我印象中他還提到捷安特的董事長說過,台灣的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在代工和自我品牌間的兩難,這是一條不好走的路,從資金、人才、品牌創新每一步都是問題,自創品牌要足夠執著想辦法讓他長期經營下去,切記不能短視近利,這確實也是台商經驗的一個迷思。
自創品牌的路不好走,所以這次演講提到了幾個部分,像是喬鴻鴻鞋業用互聯網開啟了電商策略成功,以及大陸的消費趨勢越來越M型化,應該去尋找台商品牌的新藍海市場,也因為在這個快速現代化的時代,創新求變已經是市場的潮流,為了應映市場的變化需求,求新求變更是轉型的一大重要關鍵。創新真的是轉型最大的一個重點,基本上現在的技術層面所有人都能達到一定的基準水平,但要比別人更突出才能賺到錢,不外乎比的就是品牌魅力,一個能經營長久的品牌必定要一直經歷升級創新,要比別人先想到下一步取得先機,透過訓練擁有獨立的思維,我想那就是創新最需要具備的吧。
會計二丙 廖于慶
首先,演講者引言⟪雙城記⟫ 中:「這是篤信 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 ;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 是絕望的冬天。」,來敘述著大陸台商的處境及心聲,或許他們擁有十四億人口創造 出的龐大商機市場,但是他們卻要面對隨時變天的政策更改,就如同一隻野生冬蟲夏 草一支,可以來到人民幣約兩千元,大約是台幣八千多塊,可見大陸在消費能力,以 及人口量,遠遠超越台灣的經濟市場,可是,台商對於政府機關任何的規定必須言聽 計從,以免被停業或是逐出市場。
接著,演講者敘述一些中國大陸歷年重大政策,包含1992年1月28日到2月21日鄧 小平開始推動改革、2006年秋天王岐山只接受高技術產業、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史 上最強環保法、2018年5月29日騰籠換鳥、2020收入倍增計畫、五險一金等等。其中,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五險一金,因為此政策的推動,竟然可以讓稅務局在2019年,多 徵收高達四十百分比的稅收,由此可知,中國大陸在政策的推動上,可說是強而有力 阿!從另一項政策⎯2020收入倍增計畫,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國民所得正在大幅度 的成長,從歷史資料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近十年的勞力成本成長幅度來到三倍,更 不要說當2020收入倍增計畫被執行時,其國民收入將增加十成以上,所以這讓台商不 得不想出應對辦法,以解決高人力成本的現況。 接下來,演講者顯示了另一項數據資料,更讓我嘆為觀止,中國對於紅色供應鏈 推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它的力量如此之大。在2011年中國僅佔APPLE 二百 大供應鏈廠商的六家,可是,時間來到今年,2018年台灣雖然占供應廠商兩百家中的 四十二家,然而,大陸供應廠商卻已經來到二十一家,成長率二點五倍。這還不是最 恐怖,華為的手機技術已經來到5G,這讓美國對此技術的領先,已有所警戒心。從以 上的事件,讓我對中國大陸的技術發展速度和能力,不禁需要豎起大拇指,因為在現 今科技變化快速地時代,唯有創造新技術或是創造附加價值,才能在世界站穩腳步, 就像現今的大陸一般的存在。
中國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什麼會 這樣說呢?因為以品牌推銷的概念去想,你的技術好,當然不怕沒人知道,但是一旦 你不會品牌行銷,那你就會被世界隱沒,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大陸地區的節目或是街上 隨處可見廣告的存在,不是因為他們技術爛,要靠廣告,才能銷售出商品,是你不出 聲,在中國真的會被淹沒在人海中。 最後,我從此次演講,讓我更深刻的體悟到為什麼我們比大陸學生安靜,因為我 們不知道為自己出聲,才能突顯出自己特質,讓大家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