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得分享

交涉的藝術


10491027柯耀程


  人與人相處會產生意見、想法之交流,進一步產生利益的交換或維護,也因此出現遠比溝通更為高深的意見交流行為,交涉協商談判等等,此舉不只牽涉個人利益,通常動一髮遷全身,影響的是家庭之間、企業之間、國家之間,甚至是經濟體之間,交涉必須較溝通來得更為嚴謹與受夠訓練,避免產生無法挽回之結果甚至是武力衝突。


  交涉近年來學者嘗試將其定位為社會科學,唯其性質偏向實務經驗,較難於課堂上教授理論於學生,因此更難得有這個機會近距離聆聽交涉身經百戰的高老師更屬難得;從小到大被教科書教導大陸與台灣的黑暗歷史,讓台灣人普遍聽到大陸人幾乎反感甚至仇視喊著反攻大陸,年紀還小的我對於兩岸的意識形態一點感覺也沒有,隨著年紀增長以及社會氛圍的更迭,以及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才逐漸有了些自己的看法,身邊朋友有人反大陸,有人挺台獨,也有人無所謂,從過去的戰爭時代演變到現階段和平時代,其實只是將戰場轉移到經濟、文化發展,過去的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到現今聯合國、WHO打壓,甚至高薪挖腳台灣人才,為了規範較文明方式的戰爭,兩岸也多次派員協商交涉,為的就是當市場的賣方,結果想當然爾由強勢方占上風。


  不管是個人亦或是團體雙方之交涉,高老師都提到一些簡單的原則,例如要有黑臉白臉、知己知彼、事前要先做功課以及重要的事先談等等;在交涉場合長官扮白臉,其他團隊成員扮黑臉,了解對手背景、價值觀等,以及讓我較為意外的是重要的事先談,有別於華人習俗見面三分禮,先寒暄問暖一番方進入正題,但交涉不同的是必須先將要事擺在優先順位,避免再三延宕。

  回歸到交涉的藝術這本書,書中提到三大問題、六大要點、九大原則,藉此增加交涉談判勝率,也因此我對於老師提及交涉的勝利決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談判團隊,我一直是團隊主義的崇拜者,深信團隊合作必定大於個人英雄表現,不管是在運動場上或是課業方面,都可以透過團隊合作取得較佳的成績或表現;”談判的成功絕對不是我ㄧ個人的功勞”,老師這句話當下在我心中縈繞許久,感受特別深刻,大學時期曾經擔任壘球隊隊長,需花費一年時間帶領球隊慢慢磨練球技到外出比賽,最後拿下全國企管系第三名的成績讓我感受到團隊合作之重要性,但談判團隊的成功,我想是必須付出遠比打球還多的努力。

  最後,以兩岸議題作為總結,高老師於演講中提到兩岸糾結不清的問題是無解的,過多的政治意識形態無益於問題解決,我們更應該多關注的是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等,未來新政府上任更是充滿諸多未知因素;本文認為兩岸應尋求互利互助模式,撇開政治議題,可以互相成為弱勢產業的買賣方,在相關配套措施的實施下,共同創造屬於兩岸三地的經濟實力。


------------------------------------------------------------------------------------------------------------------------------



交涉的藝術


企碩二 10391005 陸盈紫


  談判、協商、諮商、會談、對話、交涉、討價還價、爭端解決。生活中會面臨許多上述這些情形,高老師講了許多例子,在談判性質中包含:為何要談判、什麼是談判、不談會怎樣、破裂會怎樣,這些內容,談判無法用考試去考出一個結果,無法把談判當作一門科學,談判是一們藝術。談判人員要具備冷靜、語言清晰、邏輯能力強等特點,要找對人談判了解談判籌碼,在談判會中雙方有類似的背景或經歷,甚至共同的興趣有助於溝通。高老師特別提到有些交涉不是在談判桌上談的,如果在辦公室裡,談判過程中辦公室電話不停響起抑或有其它干擾容易影響談判品質,可以約去打高爾夫,對方不得已要被綁4、5個小時,可以更專心聽你所要傳達的事情。常常會有開小會決定大事的情形,通常包含規模的大小、事情重不重要。結論是:經濟實力走勢才是最重要,因為它可以轉變成其它形成力量。

  參與交涉談判過程中會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互動過程中雙方面對的問題、追求的利益以及選擇的方案都不斷變化,交涉者不能只是墨守成規,而是要懂得隨機應變。高老師在演講中分享了許多因應交涉談判情勢變化的例子及思考,雙邊都希望有雙贏的局面。近期一些案例有:大巨蛋案、肯亞案、冲之島案、瘦肉精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如何評估是否該交涉?在何時交涉?交涉者需要隨時因應、靈活調整,懂得應變,才能在變幻莫測的交涉談判場上贏得勝利。談判中機會可能隨時出現,相對的阻礙也有可能隨時出現,優勢可能在這時倒向自己這面,下一秒鐘又偏向對方了,原本的談話可能突然改變方向,抑或我們本身的目標也可能改變,因此能夠在談判中臨機應變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