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得分享

敏捷開發與看板管理



企管三甲 蘇鈺宸

一開始,老師向我們介紹了資訊系統開發的各個階段。這部分內容對於我這一名商學院,平時鮮少接觸系統開發的學生來說,既陌生又吸引人。從需求分析到系統實施與維護,每一個階段都扎實而重要。教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每個階段的核心要點。特別是在需求分析階段,強調了釐清使用者問題的重要性,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才能開發出切實解決問題的系統。

 接下來,老師選擇用我們熟悉的學校網站--風雅頌作為例子,詳細講解了系統的功能設計和數據管理。平時,我們常常使用學校的網站查詢成績、選課、查詢節目內容以及音樂會資訊,卻很少關注背後的系統架構和設計。聽了講解後,讓我覺得一個看似簡單的網站,裡面包含很多的技術細節。從首頁到後台,一步步剖析,讓我們對網站的功能設計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明白了數據檔案設計的複雜性和重要性。

我特別喜歡這種從實例中舉例、學習的方法,確實的能感受到「資訊管理」不再是書本上、僅僅是坐在台下聽講解的抽象概念,而是能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工具。 接下來,詳細介紹了幾種常見的開發模型,特別是瀑布式開發模型和敏捷開發模型的比較。能夠理解它們的實際應用和優缺點。瀑布式開發模型跟名字一樣,階段分明、線性推進,適合需求明確、變更較少的項目。然而,敏捷開發則更具靈活性,強調迭代開發和快速反應,特別適合需求不斷變化的情境。Scrum開發管理結構則是通過不斷的反覆和定期檢視,確保項目按時交付並持續改進。這些內容讓我明白,選擇合適的開發模型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最後,老師還介紹了Trello這款專業管理工具,並展示了擴展功能。 它不僅功能強大,而且易於使用。特別是GoodGanttPlanyway這兩個擴展功能,讓Trello更實用。 GoodGantt結合甘特圖,能夠同時管理許多工作進度,避免任務間的衝突,對於大學生來說, 這是一個極為方便的工具。而Planyway的日曆功能,則能夠讓使用者一目瞭然地安排日程,無論是學習、工作、生活、旅 遊,都能得心應手。

這次演講讓我對敏捷開發和看板管理有了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了解了不同開發模型的優缺點,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管理工具,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專案管理都有很大幫助。尤其是Trello這樣的工具,它的實用性讓我能更好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作為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將這些所學應用到實際中。


企管三甲 鄭吉珈

今天林震岩老師所提到的風雅頌,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和朋友很喜歡去聽音樂會,時不時就點進去看一下,或者是隨便的使用檢索功能,因為有時有直接指定的樂器或音樂家,讓我們不用一個一個慢慢的找,也能夠看到音樂會主題的介紹,讓我可以更瞭解要表演的曲目或者說明音樂會的內容,不用像以前一樣只能看fb去向下滑慢慢找,可能一個不小心介面滑掉了還得重來,像這種方式就能很快速找到目標,圖片總是比文字更吸引人,一點進去就能看到,會更加吸引我的注意,讓我很喜歡。

而且老師在介紹到Scrum演練,看到學姐使用的影片讓我有點心動,因為要做的事情隨著期中期末會漸漸的變多,有時會全部擠在一起,這時我就會先寫下來要做的事項再一個個完成,像Scrum就可以替代我這個方法,排好事項隨著時間先後順序完成,也不用怕亂掉,完成之後就移到Done就可以了,更能夠快速統整好。像我身邊的朋友和我現在的作法是都會把待辦事項寫在手機的行事曆裡面,以整理資料,讓我們不會因為太多事情要做而忘記。就像老師最後一頁的ppt找出適合自己專案的方法與工具就是最好的,而以後我們也能夠試試看別的方法。

Scrum以外,還有Trello,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專案軟體工具,我看它可以使用在旅遊和投資理財,像我跟朋友有時一起出遊,如果要做事前準備,我們會先找出想去的地點用Google地圖標示出來,再來用位置分配每一天不同的行程,找出附近的餐廳和購物的地點,最後用文字呈現,像Trello也可以這樣做先找景點在分配不同天的行程,但我很喜歡的事情是它多了圖片,像卡片一樣一張張的放到不同面版裡,卡片也會有相關資訊,讓我們一目了然。在旅遊時也能更加快速和清楚的知道目標,這些軟體,為了讓我們的會議、待辦事項、旅遊,都能方便的使用,讓每一項事情都順利分配好,而且除了工作以外,在娛樂方面也一樣可以利用,讓我們生活中多了一點快速整理好的工具,讓我們可以不用在花很多時間去整理好,有一個面版和清晰的畫面就可以看出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去的地方和注意的事項,多了很多能夠讓我們利用的工具。而且隨著時間我們可能在做報告或者是專案,都會需要經常開會討論,而這時我們就會先想要做的部分,和由誰來執行。

我之前就遇到一種狀況,我們分配好了,但卻有一塊沒有人認領,讓我們在要繳交前才發現,從這次課程裡,或許我還沒有要利用這些專案工具,但我可以學習裡面執行的過程,想是整理大綱再分配人員,最後我覺得滿重要的,就是事實的開會來討論目前的進度,因為之前的經驗讓我不想再體驗一次,所以定期討論很重要,也不會再次發生有哪一部分沒有做到的情況,也能隨著時間流逝而讓待辦事項慢慢的消失,就有點像燃盡圖,但我們是沒有畫出來啦,因為我們要做的事情畢盡不會像一間公司一樣有非常多,但這些軟體裡面的使用作法是值得參考的指標,也能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不會亂掉像一整堆沒有整理過的東西聚在一起,清楚的表示讓人看了舒服,讓我們值得好好利用。


企管三甲 黃芮羽

在這堂課之前,我曾經瀏覽過中原風雅頌音樂中心的網站。當時我覺得這個網站非常方便,時間和地點一目了然,點進去看還有節目介紹和演出目的,甚至連報名方式也寫得很清楚。不過,當時我只是為了報名活動,所以沒有特別仔細地瀏覽。這次聽了老師的介紹後,我再次好奇地打開風雅頌音樂網,並認真地瀏覽了一番,發現網站上不僅有本學期可報名的活動,還能查看過去幾年的節目。

此外,還有影音專區,可以在家享受音樂家的美妙鋼琴聲,讓我覺得非常棒! 風雅頌音樂網為無法到場聽音樂會或正在猶豫是否要報名的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管道。除此之外,對於想要申請節目的音樂家,風雅頌音樂 中心的網站也明確地說明了如何申請及場地申請所需準備的資料。整體而言,我覺得風雅頌音樂中心的網站簡潔明瞭,該有的資訊一目了然,而且操作簡便,能輕鬆找到所需資訊。我認為,一個好的網站能直接影響大家參與的意願,而風雅頌音樂中心的網站不僅功能和資訊齊全,整個網站的配色也非常好看,讓有興趣參與活動的人能夠簡單運用。

過去,我以為架設網站只需要把所有資訊放上去,整理成小標題,方便大家搜尋。但在上課時聽到老師說,架設網站之前,需要先與學校討論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可以省略,我才明白原來網站的設計需要事先確定必要功能,而不是一次性全部放上去。此外,還要考慮網站的使用者。例如,iTouch 的使用者是學生和教職員,因此需要設置帳號和密碼;而風雅頌音樂中心的網站,不僅提供給學生和教職員使用,還提供附近居民和欲申請場地的音樂家,因此不需要設置帳號和密碼。

上完這堂課,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識,才發現架設網站不只是技術上的挑戰,更需要深入思考和精心規劃。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 使用者的體驗和網站的成功。這次課程讓我深刻體會到,設計一個好的網站不僅需要技術能力,還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並注意細節。這讓我對網站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對那些在背後辛勤工作的設計師、老師和開發者們產生了由衷的敬佩。


企管三甲 陳文怡

之前有去聽過學校的音樂會,但是音樂會的網站總是簡單看過,確認時間及地點而已,經由老師今天上課的介紹,我才知道原本網站上的安排都有它的原因。在風雅頌音樂網上如何看到音樂家、樂器等等的資料,之前沒有正式學過程式的課程,所以對這方面不太了解,可以藉由今天的課程,來初步了解程式設計的內容,以及知道設計頁面會對於使用者的使用 習慣而改變,讓我感到很神奇,難怪平時常用的連結,都會在頁面的最顯眼之處。

我對於Trello的印象也很深刻,因為他的操作直覺簡單,可以讓人更好上手,使用者體驗很好,可以非常符合思考邏輯,更容易可以明白,因為很方便,所以讓我感覺很喜歡!也可以用在新手訓練上,家中有許多年長的老人,對於他們而言,學習智慧型手機、如何上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可以有更加簡單明瞭的介面,想必他們可以更好的了解,畢竟更 方便學習該如何使用。也可以在同一個共享的空間裡管理任務,指派任務及管理期限,大學有許多分組報告,有時候也有一組十幾個人的狀況,大家的時間常常喬不攏,而且習慣用的程式也不同,所以很難統一,但分組報告內,小組內就應該要統一,因此,可以有這樣方便的模式可以整合所有的任務及團隊成員,對於報告進行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後想試試看這種 專業的軟體工具,可以對報告的進行有多大的影響。

Trello也可安排旅遊節目,這對我而言是非常便利的,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偏向自由行,而非跟團,所以有程式可以安排行程,是非常方便的,可以更清楚明瞭的分析行程,這幾天的行程內應該做什麼、去那裡、吃什麼,透過Trello會更加方便,對現代人而言是再好不過的發明,我在今天的課堂上可以了解到對生活如此重要的程式,讓我感到興奮不已,現在AI 智慧越來越強大,若是可以適當的依賴AI,對於生活會更加方便,生活的品質也會相對應的提升。

此次心得報告應該是本學期最後一次的心得報告,謝謝林震岩老師上課堂上和我們分享那麼多知識,讓我們可以具備更好的能力以及素養,也邀請了許多業師來和我們分享,平時的生活圈不會接觸到這些人,可以在課堂上聽到他們的分享,對我而言真的收益良多,感到非常開心,上完這堂課真的學習到很多,謝謝老師!


企管三甲 林鈺芊

此次的課程內容主要是在講風雅頌音樂網的系統開發過程及後面的專案管理,針對風雅頌音樂網的系統開發過程,到後續提供給學校的老師及同學有一個這麼方便的使用介面,中間一定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才能有後續這些,而我認為學校剛開始雖然有將所有資訊公開發布於相關臉書或是放在學校的公告系統,說實在很多同學並不會過多留意在學校官網上的訊息或是推播的i-learning上的訊息,所以若是能有一個地方能整理並呈現出這些藝文活動的成果的話,我覺得是對於學校的藝文活動相關之推廣是相當有幫助的,而且也能讓那些熱愛藝文活動的老師或學生們有個更方便的平台使用,我覺得是相當便民的服務。

雖然以前就有耳聞架設一個網站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透過此次課程後,讓我明白原來在架構一個能讓每個人都能輕易上手且簡潔明瞭的頁面所需顧慮的層面可說是相當的多,例如要考慮到如何架設前台,才能一次將所有相關的訊息呈現,並且又美觀,還有後台的介面管理,例如使用者帳密管理或是什麼時候該推廣什麼活動的排程,都須透過縝密的後台網頁功能才能有效管理這些問題。

而後面介紹到的專案軟體工具 Trello,我認為它是一項具備相當強大功能的軟體工具,不僅能做投資理財的資料管理,也能安排旅遊的行程,透過這堂課認識一新的軟體工具,我認為是相當有意義的。最近陸續有聽到身旁的朋友有意要規劃畢業旅行,但礙於大家想去的地方很多但卻對目的地人生地不熟的,所以一直很難安排出一能讓大家都滿意的行程規劃,若能透過 Trello 這項工具的話,我相信一定能替大家解決相關的旅遊問題的。

最後,我認為雖然透過這門課學習到很多專案管理的工具,但我們仍需要依照每次實際遇到的問題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式,人只有不斷的學習及試錯才有辦法找出最適合的方法及工具,謝謝這堂課教給我這麼多有關系統開發及專案管理的新知。


企管三甲 林敬珈

風雅頌音樂網可以一次看到學校裡舉辦的音樂會以及許許多多的音樂演出,可以在上面看到每場音樂會的詳細資訊,音樂家的頁面更新可以直接輸入一次就好,不用一直變動,相當方便。我覺得這個風雅頌音樂網相當方便,因為我平時經常去風雅頌聽音樂會,如果要找特定主題的音樂會,就會去風雅頌音樂網上找,也可以提前知道是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曲目,我覺得很好。

瀑布式開發流程可以將軟體生存週期的各項活動規定為按固定順序連結的若干階段工作,就像瀑布一樣,在開發的過程裡面可以有完整的管理與測試,雖然可以做出比較大型的專案開發,可是因為做出來的成品只有最後才能呈現出來,如果顧客不滿意的話,就要全部重做,有許多開發風險。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把瀑布式開發跟敏捷式開發做了一些比較,瀑布式開發式法家以法為主人為輔,照著規定一直做就會有好產品,人的影響變數要盡可能排除;而敏捷式開發是大家,以人為主法為輔,要講求自然而然快速從經驗中學習反應,像是打橄欖球一樣迅速的你爭我奪完成任務。具體的做法就是以交付與反覆為核心過一小段時間就檢查一下已經完成了哪些任務,並同時思考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燃盡圖是敏捷開發中常用的工具用於追蹤項目的進度和工作量,會以時間為橫軸,工作量或剩餘任務數量為縱軸,用來展示項目的剩餘工作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通過觀察燃盡圖,團隊可以及時瞭解專案的進度和趨勢,識別潛在的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如果實際燃盡線偏離理想燃盡線,團隊可以通過加強溝通、調整工作分配或者重新評估任務等方式來調整計劃,以確保專案按時交付並達到預期的品質標準。

Trello 是視覺化的工具,幫助使用者組織工作、計劃專案、與團隊協作。這個應用程式以看板呈現,每個看板包含多個列表,而列表中則是卡片。在Trello中,可以自訂看板和列表,根據需要來安排任務和工作流程。每個卡片代表一個具體的任務或工作項目,可以在卡片中添加描述、附件、標籤等資訊,並將卡片拖曳移動到不同的列表中以反映工作的狀態變化,比如從待處理到進行中。


企管三甲 葉珈恩

資訊開發中重視使用者問題(User Story),強調以使用者的需求和視角來設計和開發產品,確保最終產品能夠滿足實際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User Story將需求具體化和簡化,避免了過於複雜或模糊的需求規格,從而提高了需求的清晰度和準確性,透過直接關注使用者需求和問題,開發出的產品更能符合使用者的期望和需求,提高使用者滿意度,在迭代開發過程中,User Story能夠幫助團隊持續收集使用者反饋,進行產品改進和優化,實現持續改進,提升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並在開發過程中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協作和創新。

Scrum衝刺開發,這個名稱源自橄欖球運動中的爭球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隊員們需要緊密配合,目標一致,共同努力。這個過程完美地體現了一個高效團隊所需的所有素質。將這種開發方法命名為Scrum,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突顯了開發團隊在專案開發中所展現的快速反應、熱情投入和積極合作,就像在橄欖球場上奮力拼搏的球員一樣,每個人都全力以赴,爭取最佳成果。

其中燃盡圖(Burndown Chart)是企業在專案管理中的一種工具,是一種圖表,用來顯示隨著時間推移,剩餘工作任務的變化,這種圖表非常有助於預測完成工作的時間。燃盡圖是一種視覺化的進度呈現工具,能幫助更好地管理團隊的工作負荷,並根據優先級來安排重要任務的執行,適用於任何需要測量進度的專案,通過圖表顯示隨著時間推移的剩餘工作量和預計完成時間。對於使用衝刺方法進行開發的團隊來說,這特別有幫助,因為它能讓團隊在過程中有效了解任務是否能按時完成。

敏捷開發是一種迭代式、漸進式的軟體開發方法,具有多種特點和優點。其特點包括:迭代與增量式開發,高效溝通與協作,靈活應變,持續交付,客戶參與,自我管理團隊以及持續改進。敏捷開發將工作分解為小的迭代周期,每個周期產出一個可工作的軟體版本,強調團隊成員之間以及與客戶的頻繁交流,能夠快速響應需求變更並在每個迭代結束時交付可運行的軟體。相較於瀑布開發,敏捷開發的優點更加明顯。首先,敏捷開發能夠快速適 應需求變更,而瀑布開發固定在每個階段完成後難以調整。其次,敏捷開發提高了透明度和可見性,通過頻繁的交付和反饋循環讓進度和問題更容易被發現和解決。最後是,敏捷開發減少了大規模項目失敗的風險,因為短迭代周期和持續交付每個迭代都有可評估的成果。此外,客戶參與開發過程並提供反饋,確保產品符合需求,進而提高客戶滿意度。而且,敏捷開發強調團隊的自主性,增強了成員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看板管理是一種以看板為核心的工作管理方法,透過視覺化工作流程和進度,提高流程透明度、增強團隊協作、提升工作效率、靈活應對變更、持續改進和減少浪費。透過分列顯示「待辦事項」、「進行中」、「完成」等狀態,使工作項目一目了然,有助於識別工作流程中的瓶頸,提升整體效率。看板管理能達成改善流程透明度、優化資源分配、提升團隊協作、加速問題解決和提高產 品交付速度和質量等目標,是一種高效的工作管理方式。


企管三甲 林罡榆

今天在課堂上學到了這種敏捷式的開發方式,也順利的把小考考完了,希望我有學到他的精髓所在。我覺得這種開發方式更適合這個年代跌宕起伏的大環境,我們的團隊可以隨時應對突發狀況,做出最即時的處理。不過有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實務上面應用這個開發方式,敏捷開發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持續反饋與改進。每個迭代結束時,我們會進行回顧會議,總結這次迭代的得失,討論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調整策略,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但是只有團隊成員能夠參加。在每日站會中,每個人分享前一天的工作進展、當天的計劃以及遇到的障礙。通過這種簡短的交流,團隊成員能夠即時了解彼此的工作狀態,迅速解決問題,保持項目的順利進行。這種高效的溝通方式,不僅提高了團隊的透明度和協作效率,也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在敏捷開發中,用戶故事通過簡潔的描述和明確的驗收標準,使得需求更加直觀和易於理解。用戶故事的核心在於關注用戶需求,確保每個開發的功能都是用戶真正需要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在後續的開發過程中更加有彈性,確保項目的方向性和實用性。敏捷開發的靈活性和高效性,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變化,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提升項目質量。

同樣我們也學到了看板管理,看板管理也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方法,看板管理的一個核心特點是可視化。通過將任務和進度直觀地展示在看板上,團隊成員可以隨時了解項目的整體情況和每個任務的具體進展。看板管理的可視化、在製品限制和持續改進等特點,使得我們能夠更高效地管理項目,快速響應變化,提高工作效率。

敏捷開法與看板管理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管理的思想,能夠幫助我們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保持競爭力,保持高校,實現我們的目標。經過了這堂課過後,我相信這些知識和經驗將會在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實現職業目標。


企管三甲 劉姵岑

經過此次演講,讓我理解到一個網頁的設計流程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同時每個細節也是能夠讓使用者瀏覽網頁時感受到流暢與否的重要因素。演講中提到了兩種主要的開發方式:瀑布式和敏捷式。

瀑布式較適合大型專案,強調能夠確保系統的優良品質,並在規劃、分析、設計、測試等階段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以流程為主軸。而在瀑布式開發有一個大缺點,是對於客戶需求變化沒有相對的彈性。所以我認為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需求穩定且變化程度較低的長期專案,不適合快速變化的環境。相反的,敏捷式專案管理注重快速從經驗中學習、反應和團隊的自我管理。敏捷開發 強調個人與互動、可用的軟體、與客戶合作以及回應變化。

而當中敏捷開發中的 Scrum方法,Scrum 將團隊分為三種角色: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Scrum 主管 (Scrum Master)和開發團隊(Team),並設置了四種會議:產品代辦清單精煉會、衝刺檢視會、衝刺回顧會(自省會議)以及每日站會。其中,每日站會的時間最短,只有 15 分鐘,主要目的是為了團隊的進步。這些會議不僅幫助團隊在工作上更加高效,還促進了公司內部的流暢運作。通過自省和檢討,團隊成員可以學習他人的長處,提升整體表現。敏捷開發相對於瀑布式開發來說,是一種適應性的模式。對我而言,敏捷開發是一個好的方法,它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在專案上擁有相對的高度彈性。敏捷強調團隊合作與協調,而非只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

此外,看板管理方法也值得一提。看板管理強調視覺化工作流程,通過看板系統來追蹤專案的進度和狀態。這種方法有助於團隊辨識瓶頸問題,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看板管理注重持續改進,鼓勵團隊在每個工作結束後進行回顧和改進,慢慢提升、磨練自身的技能。

最後我認為,敏捷開發和看板管理都是現代專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們不僅提高了團隊的協作效率,還能夠靈活應對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使得專案能夠更快滿足顧客要求,同時達到更高的客戶滿意度。這些方法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持續改進和適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