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先進的智慧製造應用與發展
企管碩二 黃以恩
在聆聽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協理的演講後,我對智慧製造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提到半導體製造競爭力在過去30年的建立,一直保持著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快的速度(快於 20%-50%)、縮短上市時間、降低成本以及更快地開發技術。這些成就的背後,是台灣製造業的堅強人才儲備以及對製造的專注。值得一提的是,張忠謀對於美國晶片製造問題的看法引起了我的興趣,他指出製造人才轉向高薪工作導致製造人才短缺,而台灣憑藉著充足的製造業人力資源,以及專注於製造的精神,成為了全球晶圓代工廠。這種對製造的專注與智慧製造的應用,是半導體行業成功的關鍵之一。
協理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智慧製造?他認為,智慧製造是在相同產品和製程技術下的製造競爭力的體現,而從製造例子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國家的部分國力。他舉了日本作為例子,指出一個國家如果只有技術而沒有製造力,將無法實現產品的大量生產。這引起了我對製造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的思考,以及智慧製造在提升國家競爭力方面的作用。從半導體過去30年的生產管理經驗中,半導體業將以人為主的製造業管理績效發揮到了極致。現在,隨著工業4.0的興起,數位轉型開始主導製造業,智慧製造再次將半導體製造推向了新的高峰。這種轉變是必然的,因為只有在數位化的時代,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製造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實現製造業的升級。
協理將 IC 製造過程比作建造高樓,一層一層地慢慢堆疊起來。從在晶片上塗佈薄膜、在黃光區爆出需要的圖形,到在蝕刻區將圖案刻在薄膜上,這些步驟需要不斷重複約 15~50 次才能完成。這讓我對製造過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感受 到了製造業所需的精密和耐心。協理還介紹了目前技術的進展,例如將頭髮寬度分為100等分中的一等分再分15等分。這種技術的進步讓我對製造業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我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製造業將會迎來更大的突破和進步。
談到數位轉型的必要性,協理提出了數位轉型為企業價值創造和傳遞方法帶來了巨大改變,並指出它可以分為營運卓越、顧客體驗和商模再造。這種轉型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在數位科技的快速演進下,各個企業都需要不斷地突破和轉型,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挑戰。
最後,協理提到了工業3.0和工業4.0的發展,指出數位轉型是從工業3.0到工業4.0 的必由之路,是連接自動化和智慧化、連接工業3.0和工業4.0 的橋樑。這使我意識到數位轉型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然之路。只有不斷地適應和轉型,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企管碩一 莊博雅
5/6這次演講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在之前我一直以為半導體產業只有工程師才有機會就業,從未想過企管專業也能在這個領域找到發展機會。聽完演講後,我對於進入半導體製造業的想法完全改變了。一開始我對於半導體製造領域的了解相當有限,只知道一些知名的公司如日月光和台積電,直到聽到演講中提及世界先進這家公司,我才意識到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知識有多麼匱乏。
通過這次演講,我對於半導體製造競爭力的建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別是提到了製造速度對於市場競爭的重要性,這讓我意識到了速度在當今企業競爭中的關鍵地位,了解到了卓越製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智能製造和數位轉型來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演講中提到的數位轉型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數位科技對於企業價值創造和傳遞方式的影響有多大,以及在製造業中的應用將帶來怎樣的改變,這使我對於未來的製造業充滿了期待,我相信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但同時也充滿機遇的領域。
這篇演講談及了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競爭力建立,強調了速度、成本和技術發展對於市場佔有率的重要性,提到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概念:如果能夠在製造速度上比競爭對手快20%至50%,相當於縮短了製程時間30年,這將為企業贏得市場30年的優勢,這種「卓越製造」的概念,對於製造業的成功相當重要。演講內容中提到張忠謀先生的觀點,突顯了製造業在人才培養、技術發展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美國和台灣之間的比較,美國擁有優秀的設計人才,而台灣則擁有充足的製造人力資源,兩者相輔相成,這也突顯了智能製造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質方面的重要性。數位轉型被提及為半導體製造業迈向另一個高度的關鍵,數位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對製造過程的全面優化和系統化運營,這需要整合人才、技術和管理,以實現製造的卓越性。
最後,張博士強調了數位轉型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應用,更是一種對企業價值創造和傳遞方式的全面改變,卓越的營運、顧客體驗和商業模式再造都是數位轉型的重要構面,這將推動製造業邁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競爭力強勁的未來。演講結束後,我覺得應該跟張博士多聊一下,看看是否有機會進入世界先進這樣的知名企業,沒有想到原來企管專業在這個領域也能發揮出一番作為,這讓我覺得非常震撼,我期待著未來的職業發展,希望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進入半導體製造業,為這個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次演講不僅讓我對半導體製造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我的職業生涯指明了一條全新的方向。
企管碩一 陳彥廷
半導體產業為台灣的驕傲,而這也拜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上游有長興、台光電......,製作晶片的底板,接下來有IC設計,聯發科、聯詠......,中游有晶片代工與製造,台積電、聯電....,此外還有被動元件(國巨)、IC載板等公司(欣興),下游有封裝技術(日月光、京元電子),在台灣形成一條半導體產業鏈。此外,提到半導體產業就不得不提到半導體產業著名的摩爾定律,每18個月,晶片積體多一倍或是運算速度增加2倍,就是蓋高樓的概念。
半導體製造管理是由數百人在1-3個月內管理數百台機器中的數十萬片晶圓,以實現最高品質、最高生產率、最短週期時間、最佳準時交付和最低成本。這是智慧製造在半導體的本質,以最小投入達成最大產出,控制生產成本、良率、生產速度、效率,以達成KPI。當然如果你能在晶片運算更快速於其他競爭對手(快20-50%),可以形成與其他對手30年的差距,而這些能力依靠著科技、能力、生產時間。就可以領先對手30年、低成本,自然能夠搶佔市場,不過當然品質也要兼顧。以台積電為例,目前在7奈米以下的技術領先英特爾。
回歸智慧製造,智慧製造也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需要控制變異,修正變異,甚至使用變異理論來處理。拜科技所賜,現在可以使用自動化管理、AI、大數據來處理,甚至是物聯網。目前在科技業半導體下游的封測廠,日月光正在運行中。在以前要如何發現變異?需要靠“人”來側偵,這往往費時又不精確,現在可以使用AI偵測,輔助我們,發現的時間更短更精準。至於要多精準或發現時間更短,或需要控制變異的值與量,就需要選擇工業3.0或4.0(工業4.0多AI)。此外,資訊系統能處理這個部分,就講者而言,目前的晶圓沒有資訊管理系統,無法控制它的製程,因為無法肉眼辨識目前已經蓋了第幾層高樓。有了資訊系統就能更方便管理。同時在講者在提到FMEA的部分是航空業最儼僅,我對於航空產業最有興趣,這部分不是說一顆螺絲脫落就會產生空難,而是如果長久不理,就會引發連鎖效應,進而引發空難,這個例字太多了,每一個都是好幾百條的命。
最後,智慧製造以八字來介紹,就是速度、品質、服務、成本,作為企管系,在管理職只需要基本的產業知識即可,面對未來我們要具備的能力是整合的能力。
企管碩一 朱宏軒
今天聽完世界先進的張永政協理分享完那麼多知識和經驗後我覺得受益良多, 而且跟上星期的演講比起來我覺得今天我吸收程度更高了,特別是以下幾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情是原來像台積電,世界先進或聯電等晶圓代工廠原來技術這麼強,因為我本身以前大學是讀經濟與金融學系,而究所則是讀企業管理專業的,都是屬於商科背景,雖然平時有在進行股票操作也常常聽到很多電子相關產業的專業名詞, 但跟那些電機電子等理工科系背景的學生在專業知識與概念上還是相差甚遠,在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台積電和世界先進這些優秀的晶圓廠做出來的東西居然可以比頭髮還小這麼多,到底要用多久的時間,才有這麼厲害的技術 才可以打造出如此細小的成品,在這點上我不但覺得讓我開眼界了,更讓我佩服我們台灣的電子產業實力,如此的技術連今日的中、美、日、德等先進經濟體都未能趕上。
第二件事情是本場演講的重點之一,「工業 4.0」, 原本我還想說工業4.0這個名詞聽起來好像很貼近生活,但不太熟悉,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它早就已經 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了, 像張永政協理說的隨便一個在大陸高鐵旁賣飲料的攤販都是大數據的忠實使用者,其實不只, 如今大陸可以說是活在大數據的國度裡了,當然有好有壞這裡不多加贅述,而另一個重點是工業升級的型態已經大幅改變了。張協理一直提到的工業4.0之前的工業3.0是只有那些超大型且財大氣粗的企業才會使用工業3.0,而如今使用者完全不一樣了,幾乎有的企業都與 工業4.0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未來的趨勢會如何發展我也非常的期待。
最後一件事情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事, 也是我們未來的社會新鮮才要非常關注的就是未來AI到底會如何改變產業,有什麼科系會因此受益?有什麼科系可能會消失在歷史的舞台? 今天張協理有提到,當時我聽到的答案讓我甚為震驚,但事後想想非常有道理,想不到答案會是在才們眼中非常熱門的資訊相關科系,會因為AI生成的發展漸漸地面臨到挑戰,話說回來我覺得AI真的相當的厲害,現在的我們只需要在ChatGPT上打想破頭都想不出來的程式碼,ChatGPT就會馬上提供見解,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我覺得在未來只要我們好好學習 AI,妥善利用且不要過度依賴,AI將會幫助我們在工作,世生活和娛樂上帶來許多幫助。
以在今天的演講中我真的學習到非常多事情,這場演講會讓我用手機來記錄重點並非玩手機(其他演講可能有時候會因為手機而分心)的演講, 而且張協理的口才讓我覺得非常好, 許多演講者講得東西都會讓我覺得內容空洞,而張協理完全不一樣,一聽就知道他是這個產業中的高手,讓我想仔細的聽下去,希望未來老師可以多請像張協理這樣的專家來為我們增進相關知識。
企管三甲 黃禹文
講述了台灣生產管理的整個歷程,並且提到台積電是怎麼贏過對手的,主要原因是基於台積電,一直在幫助自己的顧客搶佔市場,講求高速、高且穩定的產品品質,加上技術優秀,並且一直專注在晶圓製造,種種原因成就現在的台積電,而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製造管理,主要是其半導體產業中,每個生產設備基本上都是幾千萬、億為單位在算的,也因此這些設備的生產效率管理將變得格外重要。
除在生產上的管理之外,半導體產業目前在研發上面也是還在持續的進步,已經進步到先進封裝測試,在各個部分還有很多開發的空間,可見其發展性還是非常的好,不太會進入削價競爭的狀況,尤其是台灣在晶圓的設計/製造/封裝的大廠幾乎是世界前幾大的,所以在未來性非常廣闊,需要很多的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
而在演講的中段,講到很多的晶圓的製造技術,與整體的廠房設備規劃與介紹,在這之中有很多的專業術語與知識,有幾段真的聽的不是很了解,但裡面講到了一個全部產業的製造都會遇到的情況,就是製造理論,講的是一個變異成本的控制,一旦製造過程的複雜性越高,其變異成本也會跟著提高,這依賴在人/機/物料/方法的管理是否彈性,這在某種程度能夠控制,公司在一個客觀不變的環境下,使其製造產出不會受到環境變動影響,甚至可以做到產出比別人高。
演講者提到,在產品掃描是否有出廢品,以及製程管理都有用到AI軟體來做,這部分是在機/方法的層面上運用,另外也有安排何時把物料搬運到正確的位置上;這之後也有提到FMEA以及工業3.0與4.0之間的題目,在3.0與4.0之間是取決與這個產業,要控制的因素的需求是高還是低,像是可能在一個餐飲的生產公司,可能就不太需要,但在半導體產業,一個設備如果少一個螺絲,可能會直接幾萬片的晶片作廢,損失會非常嚴重,而在航空業中,這個部分的監控就更加重要,因為可能少一個螺絲,就是攸關人命的問題,也因此這時智慧製造,可能就比自動化就來得更加重要,會需要AI或各種軟體來幫忙檢測在製程中是否有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並即時處理,降低成本與損失,並提高產品生產效率與良率。
除控制因素的多寡,其工業發展歷程3.0進步到4.0,在半導體的產業中,還要一個主要因素,因為設備極其昂貴,為了達成生產效率極大化,所以才在3.0當中發展了一堆的軟體,而這些東西也是用非常大量的錢堆出來,但至少這些錢總比在買一台設備還要便宜,所以基本上3.0都是一堆錢在搞的東西,而現在的趨勢是走向4.0,透過使用AI來降低成本,像是使用生成式AI來替代一些工作等等,而這部分的成本會遠比前一代還來得低,所以在各個產業都可以廣泛運用。
在最後協理的總結,學生本人也算是理解與認同,現在AI技術確實在持續進步並涉及到各個領域,智慧製造就是一個例子,另外這東西是這個時代才開始發展出來的,大多數人都是站在同樣的起跑點,誰能夠先掌握這些技能並整合運用,就能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因此提早理解這些相關知識,絕對是有幫助的。
企管三甲 康譯心
當世界的科技和技術不斷進步時,產業的發展也要跟著進步才行,否則當別人領先我們時,我們就很難再追上。因此,正如演講者提到的,台灣半導體的技術進步其實只是一個表象,實際上是在逼迫自己往前,要越做越好。在生產上,必須要比別人更快,才能更具優勢,才能讓顧客優先選擇我們,才能幫顧客優先進入市場,從而搶佔先機。當然,快速製造的前提一定是要有良好的產品品質去配合,否則即使產出快但不良率高,之後產生的產品維修、生產、物料等成本會更高,反而得不償失。而要在這三十年間領先其他人搶佔市場,除了靠快速生產降低庫存成本外,更是要靠卓越製造。
製造要好,基於製造理論就是要有效控制工廠生產線上的複雜性,也就是決定、影響生產績效的因素,如訂單數變多、機台故障等突發狀況,其變異控制的應變能力要好、快且精準掌握。其實這也是我對生產管理的理解,若能事先預測出變異會帶來的最大延誤並提早投料,或者當生產出現變異時能快速偵測並發現問題點,就能快速解決生產線上的問題,並恢復正常的運作流程。因此,可知未能控制變異成本就會上升,且在相同條件、時間裡產出會大幅下降,這時,擁有好的派工法則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對機台、訂單、人員的管理要好,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達到最大的產出,避免機台閒置而浪費產能,以順利完成顧客訂單之交期,降低延誤率。
而有了快速的製造能力與了解派工和變異的重要性後,就需要進行數位轉型,這是為了要將製造能力持續發揮,因為只有做到數位化並持續數位轉型,才能達到演講者提到的營運卓越、顧客體驗與商模再造。至於為什麼要做的原因,其實也只是因為做到數位化,而不再做數位轉型,就相當於跑步跑到一半止步,而在其他競爭者繼續前進的情況下,我們就會落後。因此,為了生存,數位轉型是必須的。
隨著工業3.0的自動化到工業4.0的智慧化出現,依然在進行轉型,而且演講者也提到半導體未來會有很多工業4.0及數位孿生的應用,所以配合科技的進步去發展技術確實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認為必須跟上科技時代步伐的原因。因為人工排程實在是很費時間,有快速、精確的智慧科技幫助工廠的機台安排各訂單在什麼時間點到哪一站的路徑,才能達到更精確的排程,這是工業4.0希望能夠做到的,因為它影響了生產製程的時間和機器異常的控制,從而影響著能否滿足顧客的交期。
至於數位孿生,雖然是第一次聽到,但查詢網路資料會發現,所謂的數位孿生即為數位對映,透過將現實中的實體物體完整地並根據資料機器學習後,在數位世界呈現實物真實狀況,這也讓我覺得應該跟進應用。因為這樣才能夠迅速掌握機台問題,並做出相對應的改善。畢竟,唯有懂得智慧製造,才能更快取得先機並擁有競爭優勢。
企管三甲 郭倖妤
此次的演講主要說明半導體工廠的智慧製造,半導體對企管系的我們來說相當陌生,平常都只知道台積電這家公司,台積電同時也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但我們卻對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所製造的產品感到很不熟悉。講者也很貼心的舉例貼近我們生活中的例子,像是手機、電腦等等,也將晶片的大小用頭髮來做比喻,須將頭髮的寬度切成100等份,再又細切成1000等份,才是一片晶片的大小,不少同學都拿起自己的頭髮,仔細的觀察與想像,包含我也一起這樣做,才發現晶片的單位究竟是多麼的小。
講者在演講的過程中,也提供許多工廠的照片,以及在小小的晶片上一層一層堆疊的示意圖,並且也跟我們介紹完成一片晶片,所需要經過的層層步驟,從中可以看出他的高困難度,以及必須擁有高細心度,同時不只是製造上的高挑戰性,連機台都是巨額的價格,這也是為甚麼這樣高技術的工廠,有自動化、智慧化的需求來降低不良率,也降低成本的花費。如同講者分享的,他們工廠有一顆螺絲的鬆脫,導致報廢了幾百萬片的晶片,可想而知,在這背後有極大的成本。
目前推動的工業4.0是從工業3.0的自動化轉變為智慧化,自動化須要有龐大的資金才能推動並實施,而智慧化則不用大把的金錢就可以讓人人皆可以使用,至於對於智慧化的需求程度,在於變異程度的高低,像是半導體產業這樣擁有高變異程度且機台又昂貴的情況下,智慧化的投入將可以利用少少的投資成本,達到更多的產出且更高的良率,對長期而言,是一項值得的投資。
不只是在技術面的說明,同時也向我們科普,原來台積電是在7奈米的技術時,成為世界的第一,而台灣也在擁有足夠的技術人員的基礎下,讓台積電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成績與產出。上述的種種,可以知道半導體是一個複雜且擁有高變異程度的產業,兼具高挑戰性且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不只在前端的製造,後邊的封裝測試,台灣也有多家技術良好、鼎鼎有名的公司,可以看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過去30年來的努力、堅持與成果。雖然自己沒辦法為這個產業做出太偉大的貢獻,但經過今天的演講,讓我更了解這個產業,也更為這群在半導體產業打拼的人員感到更加的驕傲。
企管三甲 盧穎萱
世界先進半導體公司張協理就智慧製造進行了一場深刻的演講。張協理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我們展示當前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未來發展方向,同時給出了寶貴的建議,並以謙虛的態度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張協理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世界先進半導體公司在智慧製造方面的技術應用。他強調自動化生產線的高效運作,這些生產線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和大數據分析來優化生產流程和提高產品質量。例如,他提到公司使用的先進光刻機和蝕刻設備,這些設備能夠在極小的尺度上進行精細操作,確保每一片半導體 晶圓的質量和性能。此外,張協理還分享了如何通過機器學習來預測生產過程中的潛在問題。這些算法能夠實時分析大量生產數據,識別出潛在的生產瓶頸並提出改進措施,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他提到,這種預測性維護不僅能防止設備故障,還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幅提高生產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針對未來智慧製造的發展,張協理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他強調持續創新和技術升級的重要性。在快速變化的科技領域,只有不斷追求技術突破,才能保持競爭優勢。他指出,半導體行業需要持續投入研發,特別是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的開發上,以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快速演進。其次,張協理強調了數據管理和分析的關鍵性。隨著生產過程中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這些數據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他建議公司應該建立健全的數據管理體系,並培養專業的數據分析人才,以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為生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儘管張協理所在的公司在業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本人仍然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在演講中,他不僅謙虛地分享了公司的成功經驗,還誠懇地提到了目前面臨的挑戰和不足。這種謙虛的態度令人敬佩,也給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人生課。通過這次演講,我深刻體會到,成功不僅來自於技術和努力,更來自於一顆謙虛和持續學習的心。張協理的這種態度不僅讓人感到敬佩,也激勵我們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時刻保持謙虛,不斷追求進步。
張協理的智慧製造演講讓我們對現代半導體製造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且從中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和啟示。更重要的是,他的謙虛態度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追求專業成就的同時,保持謙遜和不懈的努力,真的令人敬佩且學習
企管三甲 鄭吉珈
這次可以有幸聽到張永政先生所分享的演講,其中我對智能製造覺得很有吸引力,為什麼要選擇智能製造呢,一來在高GDP國家,製造佔有一席之地,例如:德國、中國、日本、新加坡等等,而且不外乎是一樣的產品製造技術下更具競爭力、製道如果沒有競爭力(品質,成本,速度),有技術也無法實現產品大量生產,由以上這些原因讓我們想選擇智能製造。
而且由一個例子就可以提到手機,大部分的人手機都是拿來跟別人聯絡和玩遊戲等等,但在攤販的手上這就變成一個大數據,什麼數據都有,利用線上支付、通話記錄能夠做出數據來分析和判斷,這給我了我一個提示,在工廠是否我就可以利用大數據先收集好再來讓它判斷。但智能製造聽起來好像又跟軟體類的技能有關,但演講者分享到了數位轉型不是靠買很多軟體,做很多Al,上很多雲端完成,最重要是有多少製造是以系統做運營,這跟我所想的完全不一樣,這是想辦法把每一台機器能夠在24小時內發揮到最大的功用。
而演講者的公司就在做關於IC的部分,像手機裡面最好的IC大概有40、50層,每一層都要接好,不然就會讓手機收訊不好,而且如果要放進手機,除了能減省空間、速度也會加快很多、耗電速度減少,電話使用持久度也會增加,這是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也是很優秀的轉變。而前面既然談到了智慧製造後面再談一下數位轉型,這其實蠻好理解的就像演講者的圖,不變就不會進步只能卡在那裡,不做不行,生產部分自動化、工程管理的自動化、工程製造、搬運自動化。在工廠裡老實說就是需要各種IOT來支持,我們的生活其實也會一直出現,每天手機使用多久到星期日會總結出給我、影片喜歡的類型、位置也可以讓人發現,我們跟本就是IOT的重度使用者。
再來就一定會談及工業3.0和4.0,聽完演講者所說3.0其實是整個電腦世代的來臨,只能知道怎麼使用一台電腦,而4.0多了智慧化,但可能不是每一項或每一個產業都需要到4.0的。半導體的未來,先進製程的瓶頸、工業4.0智能製造能力,從原本的數據整理自動化接著分析自動化最後到決策自動化,舉例說明還沒有手機時,要走哪一條路是要問人的,但現在有地圖它可以分析,給我們許多條路,要選擇哪一條路就看我們自己,一切都幫我們決策好了,其實工廠裡需要的就是這樣,什麼時候要派什麼貨到哪一台機台、什麼生產怎麼排程對公司最好、變異發生要先修哪幾台機台,這就是希望有最佳化,因為不會知道顧客、供應商有哪些變異,重要的事情是要隨時處理然後做出優化。
但智能製造的未來,多快整合世界的能力讓自己利用、自動化開發由自己做,Al與ML的開發是全世界在做,只是希望能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這也為了我們帶出來許多就業機會,除了自己的基本能力(問題定義和分析、溝通能力)再加上是否會利用智慧能力(AI),我們需要隨著時間的進步持續增加能力,才可以讓我們能夠有更多機會可以參考。
企管三甲 林鈺芊
今天很榮幸能聽到來自世界先進張永政協理的演講外,也從中聽到了很多有關目前高科技半導體產業的相關知識,這家公司為台積電的子公司,所以目前也是一家相當有討論度的公司,而在聽演講時,有聽到張協理說的:「堅持40年都做同一件事」,這我覺得相當類斯日本職人工匠的精神,而我也相當佩服他能數十年如一日的,一直一直的做同一件事-專研半導體相關,我想他能有現在這番成就也是拜他的這種職人精神所賜,如今也在新加坡建立了工廠,也讓我增長了些新知識,拓展視野,知道原來新加坡不僅是金融業會前幾名選擇落腳的地方外,原來也是會有高科技產業進駐當地,我覺得相當有趣。
而除了高科技相關內容外,也知道張協理致力於培養高科技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在母校陽交大也設立了智能與管理實驗室,而張協理之所以會有所作為,是為因應目前工業4.0的關係,所以他認為應該在整個生態鏈上持續提高整體的智能預測及決策,而透過和母校產學合作,一方面能為台培育更多在半導體製造方面的人才外,也能進一步的提早將優秀的人才納入自己的世界先進工廠,來一起替這產業研發出更多更多不一樣且有趣的火花。
而針對這產業我能說絕對未來抑或是現在都很需要且必須存在的產業,因為很多東西都還是得透過人工來輔助,雖然時不時就聽到相關產業又會裁員或是甚麼的,但這還是可供未來的自己多一條可以選擇且嘗試的路,但礙於目前就讀的科系的關係,可能對進入相關產業在同屆想比還是弱勢很多,所以即便有這機會,我認為在競爭上,還是相對於理工科的相差勝遠,所以應該還是不會有想踏入相關行業的念頭。
企管三甲 蘇鈺宸
這次非常榮幸能夠聽到世界先進協理張永政先生的演講,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在班上聆聽的聽眾並非只有本班學生,也有許多有興趣的同學和老師、教授們前來聆聽,其中令我映象深刻的是,與前幾次的演講不同,因為有了較熟悉這個領域的聽眾參與,台上和台下之間的互動非常輕鬆愉快,對談之間有來有往。在演講中不僅提到新加坡建廠目前的情況,也提到許多和課程中息息相關的問題,例如ERP的運用和如何運用這些工具增進工作效率,聆聽演講的同時,也帶著同學熟悉本學期的課程。
其實在演講前若有稍作功課,在4/30的經濟日報上也有篇關於世界先進的報導,和演講中提到的8吋晶圓產能,也就是講師舉例的晶圓約等「將頭髮切成一百多等分」等尺寸..如何將其組裝、拼湊、確保其能成功運行這類這項艱難的技術,在這份報導中提到更是要擴張設廠至12吋晶圓。在台積電的幫助下,想必世界先進又跨出了更大的一步。其中,在追求科技創新和產品進步的同時,世界先進在永續目標下也放眼了未來,我覺得這是許多科技公司可以學習並跟進腳步的,在氣候邊謙和能遠管理上,從官網的報告上也能得知世界先進在綠色產能這塊議題上的努力。
了解到晶圓代工技術不僅僅是製造芯片的過程,更是一個高度精密且複雜的系統。該技術涉及到設計、生產、測試等多個關鍵步驟,並且對於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至關重要。演講者也介紹了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在資訊管理中的關鍵作用。ERP系統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工具,更是一個整合企業資源、優化業務流程的全面性解決方案。透過ERP系統,讓世界先進公司能夠有效地管理生產、供應鏈、資源分配等方面,提高運營效率,應對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
這次演講讓我們不僅僅了解到晶圓代工技術和ERP系統的重要性,還讓我們對資訊管理領域的達到更深層次理解。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這類型的演講能夠啟發我們對於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如講者說的,說不定未來有朝一日能夠有幸到新加坡廠就業。
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能。了解到了現代科技產業中的製造流程和技術創新,以及這些技術對於公司成功的重要性。也認識了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資訊管理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我們結合不同專業知識和技能。最後,非常有幸能夠聆聽本次的演講。
企管三甲 黃品瑄
智慧製造是現今工業界備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它代表著製造業如何透過數位轉型和應用先進科技來提升生產效率、品質和彈性,而在演講中,協理不只和我們談到了智慧製造及數位轉型,也和我們探討了工業4.0時代下的半導體製造管理方法與績效,以及半導體製造的未來展望。
首先,協理介紹了智慧製造,智慧製造是透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讓企業可以實現設備之間的智能連接和數據共享,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這種數位化的生產方式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應對市場變化。數據對於製造業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收集、分析和應用數據,可以讓企業更好地了解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和瓶頸,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而透過數據分析,企業也可以預測出潛在的問題,提前進行維護,從而降低生產中斷的風險,提高生產及產品品質。
接著,協理談到了工業4.0對製造業的影響,工業4.0帶來了數位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方式,讓製造流程更加高效和靈活,半導體製造作為高度精密和複雜的製程,可以透過工業4.0的技術來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提高產品品質。例如,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從所有生產線收集即時資料,持續監控製造和生產程序,偵測出異常的問題並快速地採取更正動作,優化生產過程。
在協理的分享中,我也學到了一些關於半導體製造管理方法與績效的知識,半導體製造是一個高度精密和複雜的過程,需要經過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其中,績效評估也是非常重要的,透過設定合適的指標和評估方法,能讓企業更加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而制定出相關的改進策略。
最後,協理提到了關於世界的改變和未來所需要的能力,有56%的全球企業至少使用了一項AI技術,而AI技術最常被企業應用在優化服務流程及客服系統上,也就是說,線上的這些客服服務是最有可能被取代的,而現在也已經有許多企業將AI使用在這方面上。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學會運用大數據及AI技術,並且增進自己的溝通、創新、分析問題的能力,甚至也需要去學習關於製造、機器控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斷地增進自己的知識及能力,在未來才不會落入被取代的危機當中。
企管三甲 季巧霖
今天的講者是世界先進協理來分享有關半導體智慧製造的內容,他先講述為何要智慧製造,製造力是一個國家一部分的國力,當製造如果不具備高品質、低成本、快速等競爭力,那麼即使有技術也無法大量生產,而製造的競爭優勢放在快速變動的半導體產業就顯得更為重要,半導體產業在過去30年間已經將以人為基礎的生產製造發揮到極致,而現在工業 4.0 數位轉型的智慧製造將突破這個極限。
數位轉型是指:運用數位科技大幅改善企業價值的創造與傳遞方式,企業轉型指標(DTI)分為三個構面 1.營運卓越(OE): 流程運作、工作支援及營運決策的提升、2.顧客體驗(CX):增加與顧客的接觸、認識、訊息掌握與拓展的能力、3.商模再造(BM):產生新產品/新服務。半導體業將智慧製造系統用來計算出晶圓應該什麼時間、放在哪一個機器、用哪個配方來生產會達到最佳的生產效率,以及完成後選擇下一步驟加工的地點及運送路線也要計算出最完美的組合,還有當產品或設備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找出異常的原因並馬上安排對的員工,去根據問題做最恰當的處理方式,以上的種種都是為了能運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成本做出最高品質的產品。
在演講時講者講了一句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話「當企業能以最快的速度交貨,就能幫助顧客提升市場競爭力,而連帶提升能提升企業自身的價值」,我覺得講的非常有道理,當企業想要再更往上一層的時候,與其停在自己的視角來尋找突破的關鍵,不如從顧客的角度看問題,思考顧客的需求是什麼、如何才能幫助顧客滿足需求,連帶也能夠從中找出提升企業價值的方法。
最後講者說到未來機會所需要的能力,如:Big Date、AI 運用、問題定義與分析、溝通、創新、語言等基本能力,還有像元件設計、製造能力、機器控制、市場應用…等專業能力,以及非常特別的新製程、新技術、新應用、新市場、新客戶開發等先進能力,以上種種困難都在逐步克服與突破。
通過今天講者對半導體分享讓我對這個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半導體」有更加深入且詳細了解,當講者說到目前晶圓的大小時我非常驚訝,也很佩服台灣目前的技術居然能夠把晶圓做到那麼小,還有分享工業 4.0、智慧製造如何讓製造效能發揮到極致,數位轉型實際運用的方法及面臨的問題,讓我對這些原本不了解的內容都有了全新的認識
企管三甲 沈至柔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世界先進的張永政協理,一開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張協理不斷的強調世界先進身為台積電的子公司,但人才都被台積電搶走了,所以目前世界先進還有許多缺額,這讓我覺得很有趣!由此作為開頭,也讓我對這間公司及今天的演講產生了一些好奇心。
在演講中,講者首先提到的是有關「智慧製造」的部分,「智慧」(人工智慧)這個詞已經牢牢的綁住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是現在不夠智慧、不懂的使用智慧的企業,都很有可能被時代及趨勢淘汰,智慧製造包含了四個層面,包括:1、產品本身以及公司所提供的服務等會加入電子裝置、智慧功能。2、在生產上也導入自動化系統,方便管理者能夠隨時更新排程,增加生產的效率。3、除了生產方面工廠本身也會應用資訊科技,亦納入自動化系統,連接設備與後台數據資訊內容,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也可提高工廠整體的靈活度。4、最後產品經由智慧物流系統,分析最佳路徑,減少運送時間與風險成本。我認為這種生產的流程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觀,若是企業選擇不採用任何智慧製造方式,也許在近期還能夠藉由製造經驗等優勢暫時渡過,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就很有可能因為資訊科技的影響加上市場需求的快速更動而產生工廠不夠具有彈性因應市場的問題,而若是導入智慧製造不但有上述四個層面 的好處,更重要的就是提升工廠整體的效率進而提高該企業在產業中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比起生產產品的當下,智慧製造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能夠提前預測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或是在機器可能損壞前預先保養、維修,這也都能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也能夠避免工廠臨時有設本損壞造成無法即時接應等問題。我以可口可樂為例,他們的商業智慧團隊將其許多原本需要藉由人力處理的 報告進行流程自動化,並且與其他系統整合,除了銷售團隊能夠掌握顧客關係的資料,也讓各業務之間的協作變得更加緊密以及有效率,另外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時間,據報道指出該系統在一年內可替可口可樂省下約六個工作週(260 小時)的作業時間,這就是相當明確的成果。
而在演講的後段講者提到未來我們應該要舉辦的幾項能力,包括基本的:AI 運用、問題定義與分析,或是更專業一些的製造程序、機器控制,到最後的先進能力包括新流程、新技術、新客戶開發等等,這些對我們,尤其是商科的學生真的相當重要,而且就如同一開始所講的,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智慧」了
企管三甲 陳文怡
每一顆IC裝到電話、電腦、車子中,就要確認品質一定要好,在品質好的情況下,且一樣的技術下,速度要快,速度快的話,可以更快的攻下市場,也就是可以搶下市場。也可以讓庫存來得更低,也可以搶得先機。就這是今天張永政先生所說的「卓越製造」。
在高GDP的國家中,「製造」都在GDP中佔了非常高的佔比,半導體其實是把以人為主的製造管理績效發揮到極致。因此可見,製造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即使是在新加坡這種以專業人士為主的小國,其GDP中製造也佔了非常高的佔比,更顯現了製造的不可或缺。半導體在過去三十年來是個新的議題,因此上一輩的人都是重新學習,就像是這幾年興起的AI一樣,都是不同世代全新的議題,未來AI會如何發展,可以預測,但是無法準確判斷,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因應當代的發展,學習各種各樣不同的事物。
今天也有幸可以看到工廠內部的相片,這是平常接觸不到的世界,同時也理解了為什麼 需要用「黃光」而不是一般的白光,聽到了一些平常沒有聽過的名詞,像是「爐管」「離子植入」 等等的,理解了這幾年工廠的變化,也理解到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還有理解到一些冷知識,像是12寸是不需要人搬的,但是8寸卻需要人搬,因此張永政先生比較推薦我們去做12寸的。但目前還是不能做到完全無人工廠,因為機器會遇到故障、需要維修等等問題,因此目前還是需要人力來維修, 所以還是需要人力來維持機器的運作,希望未來可以進階到機器可以自己維修,連維修都可以節省人力,做到真正的無人工廠。需要準備很多的在製品,生產線中的複雜性,決定生產績效。在一樣的環境下,如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產品出來,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若是今天有人不幸得病,導致該生產線的人員大幅減少,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維持秩序,不要讓人員的減少,造成生產線過大的損失,這都是實務的例子,一點點小變數都足以影響結果,並非熟讀課本的上知識,就可以有所理解。
因為有了今天張永政先生實務的經驗分享,我可以模擬如果遇到這種緊急狀況時, 應該要如何面對、如何解決才可以讓公司的損失減到最小,也知道該如何可以解決問題。今天很榮幸可以聽到張永政先生和我們分享半導體製造等等的資訊,這種實務的經驗分享是上課透過課本上的文字比較難理解到的知識,然而張永政先生有著高學歷,現在的成就也是相當好, 卻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說明,讓我們更加容易明白,中途雖然有參雜一些英文,有一些些的專有名詞不太明白,需要依賴前後文來猜測意思,但是內容卻不會因為這些英文而難懂,反而有種讓人有意願更想聽懂的感覺。今天讓我感到收益良多,即使我們年紀比張永政先生的小孩來得更小,但是他並不會把我們當小孩,很用心的向我們分享製造的經驗,謝謝老師請到張永政先生來為我們分享。
企管三甲 葉珈恩
我對一件事印象很深,就是他們公司的切割技術,講師用我們的頭髮來舉例, 一根頭發切成100等份,再拿其中一份切成4等份,這就是他們公司能切的最小面積,聽到這裡感到十分震驚,然而當講師說台積電的技術時,剛剛根本是小巫見大巫,台積電可以將一根頭發切成100份,再拿其中一份再切1000等份,這就是身為龍頭台積電的切割技術。講師用實體的物品讓我們實際的想像,是一個很好舉例思考的方式。
回到正題,先講到為什麼要智能製造,這裡講的是在'一樣產品,製程技術下”的製造競爭力,因為製造力可以看到一部分國力,而且如果製造沒有競爭力(品質,成本,速度),有技術也無法實現產品大量生產。智能製造為什麼這麼重要,可以透過智能製造和管理所提升的競爭力來看。
第一點「數據驅動的決策」,智能製造系統可以收集大量的數據並進行分析, 從而幫助製造商更好地理解製程和產品性能,並制定更有效的生產計劃和策略。 第二點「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智能製造技術可以實現生產線的靈活調整和快速擴展,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生產的靈活性和彈性。第三點「品質保證和問題預測」,智能製造系統可以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 來提高品質控制水平,預測潛在的製造問題並及時進行調整和處理,從而降低 品質風險。第四點「自動化和智能化」,智能製造技術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減少人為干預和錯誤,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水平。
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智能製造和數位轉型的結合可以大幅提升製造競爭力,推動產業達到新的高度。數位轉型的定義是用數位科技來大幅改變企業價值的創造和傳遞方式,主要有三個重點:營運卓越(OE)可以提升流程運作、工作支援和營運決策的效能。透過數位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AI),半導體製造商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優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 顧客體驗(CX)數位轉型增進了對客戶的接觸、了解、 訊息掌握與拓展的能力。透過數位平台和工具,企業能更準確地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商業模式再造(BM)數位轉型促使企業探索和創造新產品及新服務模式。這不僅包括新技術的應用,還涵蓋了商業模式的創新。
總的來說,智能製造和數位轉型相輔相成,通過營運卓越、顧客體驗和商 業模式再造三個方面,全面提升了半導體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僅使企業能在同樣的製程技術下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和品質,還能通過創新和優化來應對市場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管三甲 趙子昂
協理一開始就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他把智慧製造比作“工廠的大腦”,利用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技術,讓工廠變得聰明起來。聽著他的描述,我彷彿能看到那些機器自己“思考”、自動調整生產線的場景,就像電影《鋼鐵人》裡的高科技工廠一樣。他還舉了一些實際例子,講解智慧製造是如何運作的。比如,通過機器學習技術,生產設備可以實時監控自己的狀態,提前預測並防止故障發生,這不僅節省了維護成本,還大大減少了停機時間。物聯網技術則讓生產線上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繫,信息實時共享,讓生產變得更高效、更靈活。
當然,智慧製造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張協理誠懇地談到了一些挑戰,尤其是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智慧製造需要處理大量數據,如何保證這些數據的安全是一大挑戰。他建議企業要加強數據加密技術,並建立嚴格的數據管理和審計制度,這樣才能防止潛在的安全風險。另外,智慧製造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專業人才。張協理提到,企業應該積極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聯合培訓和研究,培養符合需求的專業人才。同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企業才能更順利地完成智慧製造的轉型。
談到未來,張協理顯得非常樂觀。他認為,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AI技術的不斷突破,智慧製造將進入一個新的黃金時代。未來的工廠將實現全面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如此,智慧製造還會推動其他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活質量的提升。
總的來說,張協理的演講讓我對智慧製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的期待。我意識到,智慧製造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整個產業和經濟模式的轉變。只有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在這場變革中抓住機遇,迎接未來的挑戰。這次演講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也讓我對智慧製造充滿了憧憬。
企管三甲 何芊蓁
這場演講是有關於智慧製造,講者的簡報上給定的主題是「半導體製造管理過去-現在-未來:世界先進的智慧製造應用與發展」,起初,我看到這個演講主題的時候就十分期待,想知道有關半導體製造管理業的未來發展,因為對於台灣來說,在國際舞台上,大家所公認的、有著最強大競爭力的產業就是半導體產業,因此我很期待透過這次演講一窺半導體產業不為人知的一面或從而了解當中的秘辛。
講者在投影片中穿插了幾張他們廠房的照片,我最有印象的是他說這些照片不能翻拍,不然會出事(應該就是類似公司機密洩漏的概念),因為聽起來蠻嚴重地,所以我一直記的很牢,我覺得講者人很慷慨,即使背負著公司機密可能外洩的風險,還是想讓我們對廠房的形象有點概念。不過,除了公司機密以外,我當然還有其他記得的東西,回顧我在演講當時所作的筆記,有一張投影片講到「基本製造物理學(控制偏差速度)---製造業績取決於控制偏差的速度(排隊理論)」。我想,這場演講真的特別適合企管系的學生來聆聽,因為我們在平時課程中不會接觸到這些物理學知識或者排隊理論,講者簡報裡的deviation我倒是認得,在我也不太擅長的統計學見過,這些我們平常學習不到的理論,透過這次演講可以多多補充新知,在同一張投影片裡也出現了另一個相較之下更有親和力的名詞—「成本競爭力」,這段「基本製造物理學」及「排隊理論」結合了「成本競爭力」,在我看來更親切了一點,雖然我也還是不太清楚物理學的部分,但至少我得到了一些些的參與感。
我很喜歡學習一些可以結合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做運用的新知,對我來說,這會比全部都是新的東西更有成就感,也讓我更有一種自己之前的所學是有用的感覺,我覺得這次演講很有顛覆我認知的感覺,通常當人們提到智慧製造,第一個便會想到製造自動化,講者分享的理論卻有些微的不同之處,我覺得這樣的分享,更能讓我吸收到不同層面的知識及想法,很讚。謝謝講者的分享,也謝謝老師的邀請促成這次分享,我覺得經過這次演講收穫滿滿!最後,因為印象中講者有鼓勵班上同學到他們公司就職,我想在此祝福講者能夠招募到好的人才,再次感謝講者帶來的精彩演講。
企管三甲 馬蔓嫚
關於這次先進製程的講座,明顯感受到這次的講者比較大咖,不只是旁聽的人很多,講者本人也多了一份成功者的氣質,跟上一次的虛擬貨幣的講者一樣身上充滿著「我就是很成功」的感覺,雖然要跟上講著突然的英文用詞有點困難和有點不知所措,像是那天講到晶圓的英文,雖然說身為企管系學生這些東西應該要了解,但是實在接觸的人太少了,當下有點反應不過來,而且雖然說英文能力擺在那邊,但面對全部都是專業性的英文的PPT的時候,還是有點沒有辦法吸收得很好,而且也有很多專業的詞彙簡寫,太久沒聽到要反映一下,才能意識到在說什麼,或許進了業界會更習慣這些詞彙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但還是有努力的攝取知識。
演講的過程讓我映像頗深刻的是除了老師以外,還有另外一個老師也一直不停在提問,演講者與兩者之間的周旋其實真的很有趣, 雖然中間穿插著很多,我們不太了解的名詞跟其他老師的名字,但還是可以大概聽出來觀念是什麼東西,還挺好玩的,但也感覺這場演講最大的收穫者不是學生們,還有在場的其他老師,有一些基礎的了解,當然演講者也沒有講太艱澀的東西讓我們無法理解,但是在詢問的過程中,就發現話題會逐漸偏向學術,已經不是我們一知半解可以去深刻體會的東西。感覺要是能夠先對相關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再去聽這一份演講的話收獲會更多,但演講者後面那個影片長得就還蠻淺顯易懂的,就是有在使用ERP系統的企業會明顯比沒有的運作得更完善、更節省、更有效率。
說雖然說前面都在想這次演講的缺點,但其實也是收穫了不少東西,不管是對於先進製程了解或是他的應用,比上課光看PTT去背東西更幫助人深刻的了解跟記憶,儘管演講者講關於半導體產業的事情,我們都不是很了解,但還是有被吸引到,像是那麼小一顆晶圓是怎麼製成的?它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現在該發展的競爭力是什麼?和我們未來的工作或會不會被AI取代? 這些話與其是自己去說服自己,還不如有一個在業界職業多年的人跟你去分析會更有方向。講者說AI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這個議題已經是不可能避免的話題,與其該懼怕他不如理解和運用它,相信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會發生相似的群眾恐慌心態,與其光擔心還不如照著張經理說的方向好好努力,不要被時代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