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科技的全球佈局
企管碩專一 胡修仁
掌握機會、創新技術、誠信合作
成立於1992年的華新科技,起初是在楊梅量產電阻、電容的公司,經過幾年的努力成長,在2001年上櫃轉上市,接著以年營收3%持續在技術研發與創新等方面投資,並以陸續整合(持有股份)或策略聯盟的方式,與信昌電陶、弘電電子、釜屋電機等相關產業達到從上而下的垂直整合(自我供給)程度,在掌握關鍵材料(陶磁粉末與膏)的利基點,並關注電子產品相關應用趨勢,及積極致力於電子元件微型化、綠色環保、保護元件及各式特殊產品開發著手,將銷售的產品範圍延伸到可一次提供特殊電阻、電容、電感等一應俱全、規格完整且多樣的被動元件,成為國內唯一具備此條件的供應商,再藉著一次購足的產品選擇與遍佈全球的供貨平台與當地經銷、在地服務,來扮演好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而華新科技也強調誠信合作的重要,不會趁火打劫、不當謀利,該是多少就是多少的原則。
新產品影響新布局
在各式電子產品中,華新的產品元件被廣泛應用,從電腦資訊、通訊設備、消費性電子商品、工業應用及自2018年切入高門檻的車用市場,這些不管從低階到高階等無所不在的產品應用,對於華新更是持續成長的來源,當然也不僅止於原來的領域,像是原本PCB只做硬板,但說起筆記型電腦的佔有率是高達每三台就有一台是用他們家的板子,目前公司也準備整合往軟板的部份發展。而華新科技在台灣、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分佈共17個生產中心,來達到產能充沛、 多點備援生產的價值與優勢,有六個研發中心並持續投資研發以微型化、高頻、高壓、高溫等特性的核心技術,來穩固身為此產業的領導品牌的地位。不過近年也因考慮地緣政治與美中貿易等因素來調整布局,在荷蘭於2023年成新物流中心,在馬來西亞於2023年怡保廠啟用、2024年檳城擴 充新廠等調整,來因應這些因素的影響。
全球佈局
資訊網路在公司走向全球化扮演重要角色,讓分佈在世界各地廠區利用網路串連來快速分享資訊,藉由機連網的數據導出,猶如工廠的神經網,快速擷取製程中的資料,經資訊系統的應用與分析,讓生產的設備狀況、製程數據等資訊整合,能夠經由網路達到即時、透明化,也利用大數據分析、BI戰情室等系統協助管理者隨時了解關鍵資訊,來有效掌握決策時刻。
就因為全球化趨勢與各界的競爭激烈,如何提高本身優勢,透通的資訊及軟體工具的推動是再重要不過,但也就像資訊長柯福富提到的,軟體工具很難靠一家公司、一套軟體就能搞定,資訊整合的重要性與難度便無庸置疑,而推動的方式也需要循序漸進、一個一個公司逐步推動,利用資訊、網路、系統的協助發揮至最大效益。也許在未來由機連網加上自動化,再配合自動手臂走向數位轉型、智慧生產,而不會因人力、疫情等因素影響,同時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公司優勢。
企管碩專一 徐美惠
1995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在一場演講中提出警示,臺灣作為高科技製造重鎮,地處地緣政治敏感區域,面臨巨大風險和挑戰。隨著時間推移,兩岸關係情勢的發展日趨嚴峻,張忠謀對此風險的擔憂也與日俱增。近年全球爆發數起戰爭,大多源自地緣政治糾紛,使得企業為維繫自身競爭優勢,不得不四處謀求另覓出路,出走他鄉已成趨勢。
本次論壇特邀三位知名大廠高層前來與會,暢所欲言,分享企業因投資布局考量或中美關係緊張等因素而另闢事業版圖的經驗。我所服務的公司亦有類似作法,為滿足客戶需求並分散風險,乃順應時勢所趨。 當企業擬定佈局新市場時,須先行策略性評估。除了原有主力產品線外,還需研發不同的產品,甚至是開拓嶄新的服務項目,以擴大業務版圖注入新的動能。
華新科技主要生產電子零組件,業務範疇涵蓋電子零件製造、積層陶瓷及圓板電容、晶片電阻、保險絲、電感、射頻元件、高壓高頻與精密電容、車用與工業用特殊電阻,以及陶瓷粉末製造加工等。
華新科的事業版圖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北美及南美等地,累計超過50處生產基地,17個以上的配銷中心及經銷商。如此遍佈全球的部署模式,正是基於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故採行多點備援部署,而且產品線齊全多元,以滿足不同區域客戶的需求。
華新科的核心優勢在於自有粉末與膏體等原料來源,能自主把關原物料品質,並根據各式產品的特性優化調配,提升競爭力。公司亦具備先進設備自製及流程自動化優化的能力。事實上,華新科是業界少數能量產符合高階車規等級晶片電阻與積層陶瓷電容的供應商。綜觀以上特色優勢,無論走到哪裡,恐怕都難尋到對手。
華新科的多點生產模式能確保快速交貨,更進一步的是,無論產品或在地服務皆不會延宕。公司善用全球網路與資訊應用平台,當設備發生異常,即便維修人員不在現場,仍可透過遠端監控的方式提供協助,排除設備故障。即便在疫情期間仍能用居家辦公的形式監控。
有鑑於近期中美關係再起波瀾,華新科調整部分的生產及銷售基地,開始轉移至馬來西亞的檳城及宜保園區,並在荷蘭增設物流中心,就近服務歐洲客戶。連資訊機房都計畫在海外興建,無非是為了做最壞的打算。同時,公司大舉轉向自動化生產,並推動機器聯網概念,以期能有效減少人力需求。
總括而言,無論地緣政治風險如何加劇,華新科都已蓄勢待發,在全球各地部署生產與服務基地,提供多元產品,發揮自有優勢,滿足客戶需求,維持市場競爭力,保有立足之本。
企管碩專一 呂紹源
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3月起美國對中國製鋼鐵、鋁、網通產品課重稅及管制使用,2019年12月起傳染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與病毒共存或清零的防疫措施不同調,再至近期2022年8月的中美科技戰美國對5G、晶片、設備、AI智慧及電動車等高科技領域進行設限與管制,另為此同時還有氣候變遷、通貨膨脹、俄烏戰爭、以阿戰爭、台海問題等相關地緣政治議題至今已持續超過6年,讓各製造商、各供應鏈面臨諸多挑戰,須謹慎思考分散風險與評估營運模式,進而也產生「中國+1」的策略。
本次論壇特邀 華新科技/資訊總處資訊長/柯福富 進行經驗分享,其母公司華新集團旗下有14家上市櫃公司分為4大事業群:華新麗華(1966)、華邦電子(1987)、瀚宇彩晶(1988)以及華科PSA事業群(1992);而華科PSA事業群由11家公司組成,又分為4大事業體:(1)被動元件及電子保護元件、(2)IC封測及測試服務、(3)PCB印刷電路板、(4)EMS電子專業代工服務,其中「華新科」面對地緣政治對全球佈局採取以下策略:
設有17處生產中心分佈於日本、馬來西亞、台灣及中國;6處R&D研發中心;各地合計約11,000名員工;直接客戶達600廠家以上;特別重視QMS品管;產品具差異化優勢。匯集被動元件領導品牌的平台,公司進行水平及垂直整合,實現共同價值的長期雙贏夥伴,客戶可一次選擇購足產品,世界各地快速出貨且享有在地服務
原材料自給自足,具先進製程優化能力,設備自動化提升效率。Chip Resistor、MLCC、Disc* Capacitor、ThinFilm Resistor及LTCC等產能充沛,持續擴廠滿足客戶需求;全球多點備援生產,及時達交不延誤。建立全球網路平台(數位神經)及全球資訊應用平台。特設車用專屬製造產線,具生產高規車等級之晶片電阻和積層陶瓷電容,零缺陷品質符合國際標準及取得國際認證。調整部份生產及新設銷售基地轉至馬來西亞/檳城及宜保,另於歐洲/荷蘭新成立物流中心,並且仍持續評估及擴建海外資訊機房。
鑒於「華新科」的案例分享,讓我回憶起2018年起至今2024年,期間渡過新冠疫情的管制措施造成各國民生、商業及製造業等很大的變革,學生本身服務外籍移工仲介業也受到影響,移工入境的管制及公司內外的防疫措施等,思考如何讓公司持續營運及服務不中斷。當時採取公司團隊分為三組(中壢-總部/桃園-辦公室/湖口-辦公室),每組編制皆客服/翻譯/行政人員,無論哪一組人員有被隔離,其他組即時可做支援;公司系統遠端連線及設雲端資料庫;公司緊急預備金及員工薪資準備等。
當新冠疫情趨緩後,我司客戶中有多家上市櫃的電子大廠也受到「中國+1」的議題影響,紛紛討論至東南亞設新的生產基地,我司也發揮對於東南亞(越南/泰國)的熟悉度及人脈,媒合建廠及人力資源等,協助規劃招募白領專業人員及藍領移工來台培訓計畫,待建廠完成後歸建當地服務,此案讓我司與客戶關係更緊密,對此也引進一波移工,創造業績提升。
非常感謝系上舉辦此論壇,讓學生可對地緣政治的議題與知名企業的應變之道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盼後續可有更多此類新議題的產學接軌論壇。
企管碩專一 楊順凱
華新科技作為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科技企業集團,在被動元件、PCB、IC封裝測試、電子製造服務等傳統領域已經建立起領先地位。但是,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變革和新興技術的不斷湧現,華新科技若要保持長期領先優勢,必須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一些潛在的盲區和挑戰。
首先,新興技術領域的佈局將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正在重塑電子產業格局,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需求。作為產業領軍者,華新科技必須準確把握這些技術發展趨勢,及時佈局相關領域,否則將失去領先優勢。具體來說,公司需要加大在這些新興領域的研發投入,培育創新文化和人才隊伍,開發具有突破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解決方案,並構建起適應新生態的商業模式。
其次,華新科技需要補足在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等方面的短板。目前公司主要專注於硬體製造環節,在軟體、雲端服務、系統集成等領域的實力仍有待提升。而隨著產品日益智能化、網絡化,軟硬體深度融合的整體解決方案將越來越受歡迎。因此,加強軟體和系統整合能力,增強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實力,將是華新科技必須攻克的一大挑戰。
第三,作為國際化企業,如何更好地融入並服務於全球各地市場,建立本地化營運團隊和供應鏈,是華新科技亟需面對的又一挑戰。隨著全球化佈局的不斷擴大,如何克服語言、文化等差異,充分瞭解並滿足不同市場的特殊需求,提供更加優質的本地化服務,將是公司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第四,人工智能和工業自動化必將徹底重塑製造業,這對傳統製造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重大挑戰。華新科技必須提高在這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工業4.0進程,大力推動生產製造的智能化、自動化升級改造,將傳統製造業務全面轉型升級,以提升效率和競爭力。
第五,隨著數字化浪潮的催化,華新科技在營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數據資產,但如何有效整合、分析和利用這些數據,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仍然是一大薄弱環節。構建完善的數據管理和應用機制迫在眉睫,將有助於公司挖掘數據潛能,實現精細化營運和精準營銷,贏得更大競爭優勢。
最後,氣候變化和環境可持續發展議題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社會責任壓力,這也將是華新科技必須正視的一大挑戰。制定長期的環境、社會、治理(ESG)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綠色製造,實現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環保設計,將有助於公司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總的來說,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變革和嚴峻的市場挑戰,華新科技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潛在的發展盲區,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保持創新活力,全面補足短板,不斷升級轉型。只有這樣,華新科技才能持續保持在全球電子產業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領先地位,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未來,華新科技需秉持開放、創新的思維,積極佈局新興技術領域,加強軟實力建設,精進本地化營運能力,推動智能化轉型升級,打造數據驅動的精益營運體系,樹立環境友好的綠色形象,真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卓越營運標竿。只有這樣,華新科技才能在新的發展周期裡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