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精彩集錦
兩岸經貿展望



講者:高孔廉 講座教授

演講日期:2017年05月10日





壹、 過去兩岸經貿回顧


1.貿易:大陸是台灣出口最大市場,約占40%ICT資通產品為出口大宗。2011ECFA生效後,早收清單538項及農產品18項出口受惠,特別是農產品由過去逆差出口漸增,2013年轉為順差,但2016520兩岸關係降溫後,又變回逆差。

 

2.投資:帶動貿易,主要是原物料及機器設備出口。投資方式由加工外銷→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內銷市場。在投資地區由東南沿海(珠三角)→長三角華中(武漢)及山東→西部(成都、重慶)。大陸對台商態度轉變,由「高度歡迎」到「招商」到「選擇性歡迎」。台商獲利來源由「機會財」轉為「管理財」。台商漸轉向大陸中西部、東南亞、越南、柬埔寨、緬甸。




貳、中國大陸崛起的事實

多個國際機構調查表明,中國大陸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2009-2012年間,全球GDP成長率約 2.0%,而中國大陸GDP成長率約 9.15%,遙遙領先;野村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Paul Sheard認為中國大陸2011/2012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比率分別為42%43.75%20072015年中國對世界經濟成長的平均貢獻率高達46.3%,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美國民調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針對21國民眾調查,42%認為中國大陸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超過認為美國的36%。這些客觀事實我們不能忽視。

近年來,世界經濟中心已移向亞洲及亞太地區,在金磚四國中,中、印佔了兩國,加上東協新興市場,亞洲及亞太區域已成為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台灣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周邊環繞全球經濟規模排名前三名的國家(美、日、中),但是過去臺灣由於民選和政黨輪替,與中國大陸關係變冷,導致台灣錯失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10年(19982008),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市佔率落後韓國,到2008年國民黨執政才有所改善。





參、自由貿易與區域經濟整合

臺灣實現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自由貿易,有助於克服關稅障礙(實現零關稅或逐步降稅),也有利於減少非關稅障礙(配額、產品規格、產品標示、檢驗檢疫)。臺灣和中國大陸都是世貿組織會員國,按照規定,雙方出口的產品均可以享受國民待遇,即雙方貨品一旦進入對方市場,在內地稅及其他貿易措施上,即應享受與同類國產品相同之待遇。

由於各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以及一些政治社會因素,全面自由貿易不易實施(弱勢產業或幼稚工業無法生存),因此WTO會員得依GATT1994第廿四條釋義瞭解書(或依授權條款(Enabling Clause)簽署開發中國家間之區域貿易協定;或依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第五條簽署以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為目的之經濟整合協定)簽署FTA,組成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實施比WTO更優惠的貿易措施(WTO Plus),此即區域經濟整合。自由貿易區相關協議包含貨品、服務貿易、投資和爭端解決等事項,兩岸原本計畫簽訂服貿協定,進而推動其他協定的簽署,以利於同周邊其他經濟體簽訂FTA。但由於服貿一直擱置未簽署,影響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正常貿易往來,也無法與其他國家地區簽訂FTA,產品出口缺乏優惠待遇保障。對於民眾反服貿原因的解析,大多數公民質疑政府黑箱操作不具程式正義,甚至提升中國大陸的威脅,高教授認為兩岸服貿協議的簽訂對臺灣非常有利,但是國民黨政府沒有開展有效的宣傳工作傳遞給民眾正確的資訊,民眾不瞭解具體內容,加之一些有心人可以操作輿論誤導民眾,最終導致事情的拖延。

1997年生效的資訊科技(ITA)協定,使很多國家間的多數資訊產品項目互免關稅。在2014APEC會議中,美國與中國達成擴大資訊科技協定共識,預期對台灣業者包括積體電路、IC設計、液晶裝置、DRAM、封測、光碟、手機零件等有利。韓國是我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在大陸進口市場中,我國僅電子產品優於韓國,其他如光學產品、機械、鋼鐵、化學等,都不如韓國,顯示我業者必須加強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

面對大陸對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高教授認為臺灣應當客觀面對現實,善用絕佳的地理位置,謀求生存發展。因為台灣是地狹人稠的海島型經濟,欠缺自然資源,更需依賴外貿,且貿易依存度高,貿易總額佔GDP比例高GDP總額。




肆、大陸的客觀投資環境

中國大陸於1979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1990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成為世界工廠。在2002年逐漸轉為世界市場,後期更逐步實現從經貿大國向經貿強國的轉變,從以前的重“量”轉變成重“質”。

中國大陸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也出現諸多問題:(1)工資快速上漲,社保法規及意識抬頭;(2)土地價格飛漲且不易取得;(3)人民幣匯率過去幾年快速升值,今年先貶後升,長期仍看漲。(4)環境生態變化,環保意識抬頭。(5)地方為招商引資開出的承諾,無法履行:例如薄熙來主政重慶時期答應給予台商電子科技企業高額補貼,但是沒有簽訂任何契約,後期由於薄的倒臺,台商利益無法繼續得到有力保障。(6)欠缺智慧財產權觀念,以致仿冒、盜版盛行,而且法制、仲裁亦不健全,裁判不公或無法執行。(7)民企、中小企業及外商融資困難,利息負擔沉重。台商不能輕視這些不利因素。

在產業政策方面,大陸根據自身需求,不同階段,不同產業,要求不同進場方式:例如製造業(獨資→多數持股→少數持股→禁止投資)、服務業正好相反、或以市場換去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在中國大陸,銀行是暴利行業,享有壟斷、特許權。國有銀行貸款時以國企優先、民企只能是高利率次貸,外企很難貸。因此,大陸官方最近有開放「台商銀行」之議,台商銀行進入有助於服務其他台資企業解決資金問題,但另一方面,網路銀行快速興起,在業務發展如支付寶、餘額寶等方面,主管機關如何監管?台資銀行如何順應趨勢實現系統化轉型,將是一大考驗。

台商進入中國大陸投資,必須瞭解不同地區的潛規則,仔細評估隱性成本的潛在影響。在尋找合作夥伴時,要仔細評估對方的意圖和真正實力,確保合作對自己有利,減少風險。

 

伍、兩岸經貿往來密切

大陸為我重要市場,2016年占我出口比例高達四成。臺灣對大陸(含香港)順差2008-2016累計達64百億美元,為我第一大出超來源地。       

台商自1990年初進入大陸,初期以傳統產業為主,並多利用勞工成本低廉從事加工外銷。2000年起,科技行業亦移往大陸,從事代工生產。2002年起中國大陸加入 WTO,大陸已由世界工廠邁向世界市場,世界5百大企業紛紛搶入大陸市場,近年來奢侈品、精品亦以大陸為主要市場,因此現在談「由世界走向大陸」已為時太晚,關鍵在如何結合兩岸互補優勢,搶攻世界市場。2000年代中期,許多台商走向服務業,包括商場、賣場、百貨公司、連鎖業、幼兒園、餐飲業等紛紛興起,開創了內需市場的另一片天。目前台商在大陸約有90,000家,投資金額依大陸官方統計591億美元,但許多研究估計應在1,500億美元以上。兩岸當局應該努力地輔導台商轉型升級,依據大陸經濟結構調整來改變經營的型態。




陸、大陸的政策方向

過去大陸經濟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成長,消費占比和拉動作用低。因為投資過多造成產能過剩,外銷過多頻遭反傾銷指控引發對外關係的緊張,基於此,國家經濟的成長策略不能再依賴外銷及投資,應逐步改為擴大內需。為配合經濟結構轉變,大陸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重點,高度重視服務業,但亦採高度保護主義、緩步開放、嚴格審查等措施維護本地產業市場,2013年其第三產業比重首度超越第二產業(48% VS. 46%)。大陸政府近年來也大力推動城鎮化,2013年已增至54%2020年目標為60%,城鎮化的推進必將增加公共投資,並帶動消費(如傢俱、家電等),也帶動相關產業的成長。大陸政府積極支援企業自主創新提高附加價值以創造更多世界品牌,逐步實現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為配合產業政策調整,政府積極推動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程式等優惠便利措施鼓勵相關產業成長,同時在政治上採取高壓反腐禁奢的手段,將高端消費專案的目標市場由關係行銷、單位公款消費轉至金字塔頂端消費者,實際發揮民眾的消費潛力。

近年來台灣積極發展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同時大陸在「十二五規劃」推出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育種、新醫藥、新材料、電動汽車、資訊產業等七大新興產業,與臺灣的產業計畫高度吻合。現在的十三五規劃又有做進一步的產業調整,政府和產業界需時刻注意大陸產政策的變化,抓住潛在商機,搶先進入較有成長空間的市場領域。

 

玖、兩岸關係及觀察

兩岸關係良窳有以下觀察指標

1.各項交流

社會交流(通婚、探親、觀光)

文教交流(文化、教育、學生、教授、運動、藝術表演團體)

經貿交流(貿易、投資、產業合作)

2.協商談判:議題,解決問題、衝突、矛盾,創造合作利益

3.互設辦事處、派駐人員、溝通管道多元且暢通

在經貿方面,我方出口依賴大陸的趨勢已漸緩和,但改善不多。在大陸地區,台資重要性下降,台商已無優勢,升級轉型不易,產業合作也漸趨競爭。同時我方一般民眾對兩岸經貿難以切身有感,兩岸FTA受限於台灣反對勢力,而國際FTA受限於國際政治現實無法順利實現。大陸方面愈來愈自信,台灣則較為擔心。

政治方面,陸方堅持政治一國,經濟兩國的態度。在外交方面長期對台進行打壓,阻撓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即使兩岸關係和緩,但未下達政策,執行面寧左勿右。同時大陸社會發展軟實力並未隨同硬實力提升,加上兩岸資訊傳遞並不對等,造成兩岸民粹意識的抬頭形成非理性對抗,我方部分人士、團體、媒體逢中必反,給廣大民眾傳遞了錯誤的資訊,強化了民眾的固執思想,加劇兩岸民粹意識的對抗。一系列形勢的發展對我方不利。





拾、新南向無法取代大陸

   在貿易方面,我方對東協市場出口成長率已高於對大陸成長率,但東協市場規模不如大陸;投資方面,東協地區內銷市場不如中國,臺灣產品外銷東協也受到未簽署FTA的限制,此外東協的勞工成本雖低於低,但大多數地區基礎建設落後。當地政府無法提供保障—投保協議,比如2014年越南排華,台商受害,雖以實質取得暴亂賠償。但是台塑越南廠在沒有證據前提下,被罰5億美金,且完工迄今無法實際投產。稅務問題也長期困擾台商在東協地區的投資。

   觀光方面,東協地區遊客來台成長率較高,但人數卻不如中國大陸,且平均停留天數和消費水平均低於陸客。透過以上對比,大陸市場對臺灣仍存在強大的吸引力,臺灣不能忽視大陸市場的潛力。





拾壹、結語

現在我方面臨關鍵的外部環境轉變:因為中韓、中澳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台灣在ECFA的優勢已減少。面對中國大陸,我們應努力把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中國的進步不會因為台灣的反中排斥而停止。

我方需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1.觀念的頓悟:兩岸協商議題應避免政治化,台灣應強調經濟意義,大陸則應避免過度關注政治涵義;台灣內部應將經濟擺中間,統獨擺兩邊,避免內耗。

2.內部的溝通:朝野對兩岸議題、對「九二共識」,對自由貿易的看法差距甚大,需要積極進行內部溝通。特別是台灣內部要有經濟開放及自由化的共識,台灣才能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並加入TPPRCEP

3.權益的保障:每年數百件台商糾紛,導致台商批評大陸投資環境,也使台灣人民對大陸人治社會,充滿不信任感。故兩岸應落實投保協議,改善投資環境,培養兩岸產業合作的互信基礎。

4.完成ECFA後續協議:希望立法院儘速通過服貿協議,兩岸儘速簽署貨品貿易、爭端解決等協議。

5.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東協加三、「中」日韓等自由貿易協議的進展,對台灣經濟發展造成極大的壓力,兩岸應共同融入國際經濟社會,讓雙方經濟實力在國際場域發揮加乘力量 。

6.積極與美國、日本、歐盟等22WTO會員展開「服務貿易協定」之協商(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ISA)。